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向手机借算力 让车变“聪明” 武汉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2/11/01 科技 浏览:78
“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关键时期,其蓬勃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i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2556亿元,预计2022年产业规模将超3500亿元。
武汉正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10月2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武汉光谷现代服务业园,一睹科技赋能让车变“聪明”。
传统导航仪变身智能车载系统
当手机靠近汽车,蓝牙连上,手机屏幕就会投射到汽车中控屏上,车主可以在屏幕上自由滑动,选择使用导航、音乐、通话等软件。同时手机还可以做其他事情,两者互不影响。
这款软件叫“亿连”,开发者冉龙波是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创始人。目前,该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车厂,与国内80%的中控屏厂商、十多家龙头车厂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预装近6000万次。
“大家现在开车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导航,车内导航无论是操作还是升级,都不方便,这主要和车规芯片有关。”冉龙波说。
车规芯片,就是应用到汽车中的芯片,不同于消费品和工业品,这类芯片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例如工作温度、工作稳定性、不良率等,性能往往落后于消费级芯片。
能否借手机芯片替汽车工作?冉龙波与他的团队成功开发车联网软件“亿连”,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安装一款软件,实现手机与汽车中控屏互联,让手机的算力、网络为汽车所用。
在一辆没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汽车里,记者通过USB和Wi-Fi两种方式,将手机“亿连”与汽车连接。随后说出“打开空调”,车内空调即打开;“播放音乐”,车内即播放音乐。
手机汽车互联不是简单的网络连接,每个中控屏厂商的机器和手机都要进行适配。
“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坚持了8年,测试了上万部手机、上千个车机。”冉龙波说,目前“亿连”已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基本都能够实现与车机适配互联。
视觉算法助力安全出行
开车时,司机打了个哈欠,车内随即提示“请勿疲劳驾驶”;当有行人在汽车视觉盲区时,系统会自动提醒“注意盲区内行人”;车道偏离预警、车道识别、自适应巡航控制……各类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在自行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迅速发展。
自行科技开发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能够实现驾驶员疲劳监测、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危险驾驶行为监测以及驾驶员身份识别等功能。产品针对乘用车、商用车不同车型,不同自动驾驶等级设计不同的报警机制,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这是国内首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DMS,我们有上千万例的样本库,通过不断地训练,系统可以在晚上、强光、戴墨镜、面部遮挡等复杂环境下仍保持人脸检测的准确率。”自行科技副总经理孙庆新说。
该系统通过“视觉+雷达传感器”深度学习系统检测目标,多项算法策略适应不同场景,为司机带来更人性化的辅助。
“同样是离车1米远,如果行人在机动车驾驶道上,系统就会提醒;如果在人行道或者公交站台上,系统会认为‘正常’,就不会预警。”孙庆新说。
目前,自行科技研发的智能驾驶相关产品在公交物流等领域累计出货数万台,公交主动安防产品已经在深圳、重庆、上海、郑州等城市批量安装,并参与了中汽研主导的中国DMS国家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