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茶叶产业引进人才研发新品,抱团发展人人受益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茶叶产业引进人才研发新品,抱团发展人人受益

发布时间:2021/10/12 乡村振兴 浏览:25

初秋时节,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漫山遍野的茶园依然充满生机,茶农穿梭其中,开展田间管理,确保茶树健康生长。
谷城是山区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9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茶。
据统计,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78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人才。谷城县从实际出发,着力培养乡村人才,特别是茶叶专家和技术能手,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新农人”脱颖而出,带领乡邻致富,推动产业发展。
引进人才盘活资源
湖北蓝溪茶业有限公司(简称蓝溪茶业)位于群山环绕的紫金镇孙家沟村,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精制加工、出口贸易和品牌运营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型生态农业开发公司。
2015年,武汉客商陈然和他的老搭档丁先明一起,钻进大山沟创办了蓝溪茶业,一干就是6年多。
为了让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他们对老旧茶园进行改造,实行有机种植和管理,目前茶园面积达2700亩。
“这些茶园一部分是村集体的,一部分是从农户那流转的,一次性签了30年的合同,都能从中受益。”陈然说,在茶园务工的都是本地人,这些年,公司为当地培养了多名技术能手。
据统计,该公司每年在当地用工的开支超过200万元,常年用工人数达四五十人,采茶旺季平均每天有200名工人,普通工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技术工人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
孙家沟村一组村民胡中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如今已是蓝溪茶业车间生产主管,年薪超过6万元。
此外,该公司每年投入400万元收购当地茶农的茶叶鲜叶,确保当地茶农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公司茶叶出口受限。陈然决定利用空档期扩产能,多方筹资1500多万元,新建4500平方米厂区,同时新增100多万元的茶园加工设备。
“目前,我们日均处理鲜叶的能力达到3万斤以上,能够满足客户需求。”陈然说,蓝溪茶业一直做的是大宗茶叶出口生意,渠道畅通,货源稳定。今年,已经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7家茶叶批发商达成了战略合作,产销两旺,预计全年产值在1800万元左右。
研发新品抢占先机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简称玉皇剑茶业)董事长张于学,在茶产业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已经成长为茶叶专家,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在他看来,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为此,张于学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路径,让茶叶的品种更多、口感更好、市场更旺。
2013年开始,玉皇剑茶业先后与襄阳市农科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龚自明签约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院士(专家)的指导下,玉皇剑茶业自创了“三诱一导”的茶园绿色防控新模式。通过多次考察学习国内优势产茶区经验后,研发出市场俏销的襄阳高香型、花香型系列红茶。
在科技研发过程中,玉皇剑茶业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企业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玉皇剑茶业的茶博园被列为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
张于学特别注重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提出了“弘扬茶文化,致富千万家”的发展思路。
2015年开始,他着手统筹规划五山镇的乡村游、茶乡游、休闲游、美食游、文化游等资源,全力打造玉皇剑生态休闲谷。到2017年,玉皇剑茶业已形成加工展示综合服务区和茶庄园、茶公园、茶博园“一区三园”格局。
以茶为媒,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文化旅游活动,玉皇剑茶业每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初步实现了从茶叶到茶业、从生产到服务、从茶园到公园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张于学和聘请的院士(专家)团队,又开始谋划以全域大旅游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
抱团发展人人受益
扶贫济困,家国情怀。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家刘氏茶业)董事长刘家国始终坚持“做强茶产业,增收助致富”的经营理念,通过强化利益联结,闯出一条“人均建成5亩茶园,个人收入突破万元”的抱团发展之路。
目前,汉家刘氏茶业年加工茶叶2790余吨,产值13亿元,辐射带动周边67个茶叶专业合作社、8100多户茶农,深耕茶产业。
熟悉刘家国的人都称他为“茶痴”。他曾经是一名教师,2005年主动扔掉“铁饭碗”,在紫金镇的山坡地里种起了茶叶。
“乱石高山出好茶。”刘家国选择了铜锣观村,这里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茶龄在400年以上的大茶树就有50多棵。
凭着肯吃苦、善经营、有韧劲的作风,他的茶业公司声名鹊起,从一间20平方米的小茶店,逐渐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1.7亿元、形象专卖店42个、加盟店186个,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的全国知名茶叶企业。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汉家刘氏茶业成长于铜锣观,就要反哺这片滋养它的小山村。
土地入股带动一批。汉家刘氏茶业流转农户土地,根据土地种茶产量和质量划分为若干股,让农户当股东,每年可分红,大多数在3000元左右。
茶园入股带动一批。汉家刘氏茶业与农户自有茶园签订合作协议,农户以茶园入股,通过订单保底销售,每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生产资料入股带动一批。有林地、耕牛、农机具、技术、劳动力的农户,以生产资料入股企业,汉家刘氏茶业实行统一管理,让生产资料增值,每户年均增收6500元左右。
如今,靠茶叶致富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吃上了“生态饭”,挣上了“绿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