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长阳:蔬菜大棚“撑”起致富梦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长阳:蔬菜大棚“撑”起致富梦

发布时间:2021/10/14 乡村振兴 浏览:22

10月11日,湖北长阳贺家坪镇堡镇村村民郭从刚推着满满一筐西红柿,从大棚里钻了出来。“品质好,不愁销路,今年一亩田能挣3万块钱。”郭从刚喜上眉梢。
培管难、病害多,作为蔬菜界最娇气的西红柿,如何达到亩产1万公斤?“多亏有了避雨延秋大棚!”随行的农技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皮建国一语道破。
原来,西红柿怕雨水、怕低温,而大棚既能遮雨又能保温,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这也使得大棚西红柿品质更好、采摘期更长。地面也有玄机,一根细细的管道“藏”在薄膜下,将水和水溶肥料精准送达根部,达到“节水”和“减肥”的双重效果。
走进棚内,郁郁葱葱的藤蔓足有一人多高,一串串或青绿、或粉红的西红柿压低了枝头,娇艳欲滴、生机盎然。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阳贺家坪、火烧坪等地就开始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但露天栽培受气候影响大,病虫害多,价格也不稳定。“只要超过一个星期的连阴雨,就会造成蔬菜大幅减产。”皮建国介绍,特别是露天种植的西红柿,雨水多的话基本绝收。
能否在山区“复制”平原地区的蔬菜大棚?位于贺家坪镇的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尝试探索西红柿避雨延秋栽培技术,设计出了能在山区“扎根”的设施大棚,使当地西红柿亩平增产2500公斤。
大棚实现了避雨延秋,但因为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当地农民普遍处于观望状态,一时间很难接受。“建设一亩地的设施大棚要1.2万元,我当时借钱建棚,没一个人支持。”作为周家坪片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余刚桥没少被泼冷水,“政府大力支持,让我下定决心一搏!”
没信心?不怕!村委会组织村民到邻村的大棚里参观,亲眼看成效;没技术?不难!巴楚公司负责建棚并提供技术指导;没资金?不慌!“政府小额信贷+农行+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让缺资金的农户轻松贷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刚桥的精心栽培下,2018年他家的大棚西红柿喜获丰收,卖到3块多钱一斤,足足比露天西红柿高出两块多钱,且供不应求。“那一年卖了20多万元,不仅收回了搭建大棚的成本,种地还头一次有了结余!”余刚桥记忆犹新。
从数十个到几百个蔬菜大棚,6年间,贺家坪镇紫台村、堡镇村、白沙驿村等避雨延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农户年收入实现了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