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湖北郧西付家沟村:“薯”光在前 春山可望
发布时间:2021/11/09 乡村振兴 浏览:35
秋雨初歇,雾霭轻拥绵延的山峦,湖北十堰郧西县羊尾镇付家沟村的山坡上,红薯藤蔓随着山势蔓延,微风拂过,绿浪翻涌。
“再过几天,这1000亩红薯就可以采收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红薯藤蔓喜人的长势,郧西县启海蔬菜薯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启海脸上的笑容像花一样绽放。
“还不到中午今天的菜就卖完啦?不是在山下买了新房吗,怎么还到山上的老房子住?”看到卖菜回来的熊启兵夫妇,熊启海热情地打招呼。
“过几天就要挖红薯了,住山上方便。等合作社开始漏粉条的时候,再到山下住。”熊启兵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喜悦。
“熊启兵夫妇靠种红薯、在合作社做粉条、卖菜的收入,把过去的土房子变成了两层小楼房,如今又在山下的合作社旁买了一套新房子。这几年,通过发展红薯产业,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户均年增收5000至10000元;平坦的道路不仅通到村民家门口,更通到每一块产业基地;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天有100多元收入……”看着村庄的巨变,熊启海的记忆慢慢打开。
熊启海曾是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庄曾经的贫困面貌他记忆犹新:付家沟,这个位于白云深处的村庄,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3户848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3.78%……
如何让村庄走出发展的困境,让脚下的土地稳稳地托起村民的幸福?
“村里有种红薯的传统,而且种红薯门槛低、群众参与度高,很多村民又有漏粉条的手艺,何不大做红薯文章?”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乘着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带领村民通过发展红薯粉条加工产业敲开致富的大门。
靠山吃山,是山里人深谙的生存技能。但是怎样才能让不起眼的红薯在乡村振兴路上担当大任?勤劳智慧的付家沟人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坚持抱团发展。2017年,熊启海牵头成立郧西县启海蔬菜薯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场+企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纳村民抱团发展红薯产业。合作社以1.14元/公斤的保底价收购村民种植的红薯,村民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拿薪金、得分红。
以科技为杠杆。为解决当地红薯品种出粉率不高问题,村干部带领合作社成员远赴山东“取经”,引进产量和出粉率高的商薯19号。2019年,村里投资近500万元,建设占地约12亩,集自动化粉条生产线、大型冻库、晾晒场、产品展销厅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红薯粉条加工厂。“现在投产1小时就可打碎5000公斤红薯,粉条生产加工效率是以往小作坊的10倍!”熊启海向记者介绍。
坚持绿色标准。“无矾,是我们村生产的红薯粉条最大的特色。”谈起村里生产的粉条,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姚慧非常自豪,“在种红薯之前,合作社就同农户签订协议,要求使用农家有机肥,在粉条加工过程中,不添加明矾等添加剂。如此生产的粉条品质、味道俱佳,畅销西安、安康、武汉等地。”
一年又一年,熊启海带领村民们辛勤耕耘着每一个属于自己的丰稔。山水之间,氤氲着薯香的致富梦慢慢升腾。
“下一步,我们计划把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力争户均年增收2万元,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同时,通过研发红薯粉丝系列产品,持续壮大红薯加工产业,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望着连绵的青山,关于未来的美好蓝图在熊启海脑海中慢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