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黄冈盂钵桥村:思想破冰 换来村庄蝶变
发布时间:2021/11/09 乡村振兴 浏览:170
金秋时节,大别山余脉烽火山下的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村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行走在村前广场上,处处感受到了美丽乡村新气息:通村公路刷黑硬化,路旁的行道树笔直挺拔,一块块荒地平整后变成了种植园、“锦鲤池塘”、健身广场,白墙黛瓦的居民院落里干净整洁,村民在基地里井然有序地工作,俨然桃源景象,“2018年10月,担任村支部书记、主任以来,我们集全村智慧,举全村之力,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才有如今的成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吕迎红微笑着说,思想破冰尝到了发展甜头,也换来了村庄的华丽蝶变。
如今的盂钵桥村,正铆足干劲奋进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上;现在的盂钵桥村民,正意气风发奔跑在充满希望的幸福大道上。
环境美,村庄亮了
“加油干啊!争取早点把坑槽挖好,把乡村旅游综合园的大门建好,到时候村里又多一个网红打卡点。”9月27日下午1点,在村篮球场旁,赶工师傅们光着膀子,挽起裤腿,挥舞着手中的铁锹,汗水湿透全身仍不停下。
吕迎红表示,早在2016年,盂钵桥村就全面展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三清三改九建”,围绕清垃圾、厕所革命、建绿化带、建长效机制等行动,在党员带领下,现如今五年过去了,村庄清洁了,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营造了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
近年来,镇、村干部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以日常清理与集中打分兑物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村外美、村里美的人居环境新面貌。如今的盂钵桥,山水环绕,竹林掩映,景色宜人,令人向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去年11月,盂钵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消息传来,村民们无不雀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无不凝聚着村委会一班人和1600多名村民的汗水和智慧。
百姓富,村民笑了
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赚钱?
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也成了吕迎红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干事创业的动力。
要致富村里必须做强做大产业。现有产业怎么做大做强?如何引进培植更多产业?面对薄弱的村集体经济,又成了摆在村委会一班人面前的问题。
只有接续奋斗,思想破冰,才有出路。“在参观其他先进地方的做法后,最后村里定了调——因地制宜,走‘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的路子。”吕迎红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说干就得干。
2019年,盂钵桥村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并注册了“禾牧欣”品牌,开始谋划建设乡村旅游综合园。吕迎红介绍,这个项目第一期村里就流转了280亩土地,园内已种植爱媛橙、葡萄、桑葚、梨子等果树10万余棵和美国紫薇、红火箭等景观苗木100万棵;已养殖大白刁、甲鱼和小黄鱼等,带动本村和外村群众100多人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同年,村两委积极响应能人回乡的号召,成功招商黄冈市伟灿苗木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80亩,种植高端水果爱媛橙。目前,已有200多亩种植面积,30多个苗木品种。伟灿苗木基地平均每天需要50人干活,用工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接近100人,按照每人每天80-120元的报酬结算,每年每人增收达到两万元以上。
如今的盂钵桥村,拥有苗木、果树、魔芋、养殖青蛙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展开。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以往村民们每年农闲季节都会外出打工,留下一个老弱病残的“空心村”。现在不一样了,村民们既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自主创业。
今年“五一”期间,12组村民陈少明在家里开办起了农家饭庄,7天时间毛收入就有一两万元。“村里变美了,节假日来村里的游客也多了,真不想再出去了,在家里一样可以赚大钱。”陈少明笑着说。
吕迎红表示,随着村集体产业的发展,群众对村委会一班人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改变。由以往的工作难推动到现在的积极配合,由先前脸难看变成了“笑脸迎”,“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9000元。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村民们也有了新的憧憬。
产业兴,乡村活了
十一来临之前,吕迎红忙得不亦乐乎。
“这两天,黄冈两家企业分别联系我,要来村里搞员工拓展和马术比赛。”吕迎红说,为此,他跑前跑后,确保活动成功举办。
就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来村游客络绎不绝,每天2000多人。游客或观赏花海,或采摘水果,或投食锦鲤,乡村不再寂静,变得热闹起来。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打开大门,热情地邀请游客品美食,住民宿,赏民风。
“站起来看不到果子,蹲下来就会看到硕果累累。”在伟灿苗木基地,老板冯伟声音洪亮地说,再过两个月,爱媛橙将成熟上市了,届时将会供不应求,不够卖的。”
这话不虚,“爱媛橙”是从国外引进的高端水果,市场价高达40元一斤。在武汉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上,曾卖出一个橙子200元的“天价”。
产业兴,乡愁浓,能人归。
该村年轻党员、在外能人涂伟回乡创办黄冈市大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该项目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社员脱贫致富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引进黑斑蛙-水稻生态养殖模式。每亩产蛙1500公斤、水稻250公斤,亩产值可达6万元。
该项目通过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产业,激活了盂钵桥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盂钵桥村不遗余力培植、引导发展产业,多举措推进,大力度扶持,成效明显。
资源必须盘活,才能助推产业持续兴旺。吕迎红强调,今年“和牧欣”乡村旅游综合园二期项目建设已经启动,正在与湖北齐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接合作,计划开发高端农业。园内将种植高端有机蔬菜,明年3月份,就可以看到种植七彩油菜花。
该村还将充分利用陈潭秋烈士纪念馆这座红色资源,打造亲子体验式研学基地。
今日的盂钵桥村,正如游客夏爱菊博客中的诗句所言:块块方塘映绿林,果花遍地暖风馨;崭新别墅排排立,富了农家富了村。
“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力争每个村组都有景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谈及未来发展,吕迎红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