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黄梅:千年古樟奏响“时代新韵”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黄梅:千年古樟奏响“时代新韵”

发布时间:2021/11/21 乡村振兴 浏览:21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牛牧村八组瓦屋垅的千年古樟身世成谜,虽然它的来历众说纷纭,却藏不住它的独特气质和魅力。
这棵与众不同的千年古香樟,它既是历经千年不衰的“老寿星”,也是被人称道的“网红树”“精神树”“致富树”“振兴树”,它的故事充满着神秘和传奇,并一举列入湖北省林业局“湖北十大最美古树”和“湖北五大树王”名录。
千年“老寿星”的神奇——
枝叶荫盖1000多平方米,日饮3吨水,7个人才能抱住
树龄1010年、树高26米、胸围7.22米、平均冠幅38.5米,这是位于黄梅县苦竹乡牛牧村八组瓦屋垅千年古香樟的数字记录。
诗为证:樟树凌霜雪,摩天势遏云。扎根深地表,浓荫往来人。
11月2日,被誉为“当代蒲松龄”“中国神话第一人”的神话大师周濯街讲述了千年古香樟的神奇。
此树枝繁叶茂,华荫如盖,高约20多米,枝叶荫盖达1000多平方米,树干粗约七人合围,堪称黄梅樟树之王。站在树底下仰望,千年古香樟张开的树干像盖子一样把人遮盖住,两三百人聚集在树下,都能感受到遮阴蔽日远离都市喧嚣的情趣。
千年古香樟位于牛牧山一个叫瓦屋垅的自然村,距离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很近。瓦屋垅听起来很古朴,有泥土气息,是因为村前有一田垅,村民住的房子全是土砖瓦屋而得名。现在,瓦屋垅那些盖着青布瓦的土坯房子依然不少,整个湾子小桥流水,田舍俨然,远山如黛,乡风淳朴,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境。
2010年12月,历经沧桑的千年古香樟被黄梅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梅县林业部门给树登记编号,并在周围修了水泥围栏加以保护。
根据黄梅县政府2014年9月挂牌数据显示,千年古香樟属湖北省一级保护古树,距今约1010余年,约植于北宋赵恒年间。虽历经千年风雨,千年古香樟仍傲然挺拔、茂密蓊郁、枝叶如盖,身处四周围成了一个大型护砌中,犹似一座中军之帐。只要走近,能闻到千年古香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令人称奇的是,千年古香樟每天吃水量足有3吨以上(相当于120头牛一天的饮水量)。千年古香樟豪饮,水源何在?
离千年古香樟不远的地方,有一泓流淌的溪流,加上周围一大片丰饶的田垅沃土,便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滋养这棵神奇的千年香樟树。
这是一棵“网红树”,更是一棵“精神树”——
“黄梅戏之母”邢绣娘在树下唱戏,乡里乡亲敬它爱它护它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唱红在安徽安庆,因词曲婉转动听,传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可谓是“一曲黄梅天下知”。
作为央视热播电视剧《新天仙配之七仙女正传》《黄梅戏宗师传奇》的原著作者,土生土长的黄梅人周濯街介绍,瓦屋垅的千年古香樟是《黄梅戏宗师传奇》外拍场景地,剧中黄梅戏一代宗师邢绣娘就在千年古香樟下唱过优美的黄梅调,千年古香樟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网红树”。
《千年古樟记》碑文记载,“自宋及今,历六朝之权兴,对明月于山涧,迎瑞雪之皑皑,守正色以蔚蔚,染烈士之鲜血,挡风雨于大军。”据此,后人推断此树应植于北宋宋真宗赵恒年间。
“沧桑历尽还坚劲,风雨如磐仍从容”,在历经岁月沧桑洗礼后,千年古香樟愈显仙风道骨之神韵,如一位睿智老者,沉默地伫立着,坦然面对世间千年云卷云舒,云聚云散。
每逢初春,千年古香樟枝头上开始返青,一些年老妇女盘起腿坐在大树底下,一边补鞋垫、织衣服,一边家长里短聊天;孩子们则在树下奔跑或是嬉戏……好一幅“春和景明图”。
千年古香樟更是一棵“精神树”。村民们不时聚在树下搭台唱戏,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就在树下唱响,无边的浪漫和惬意就在千年古香樟枝叶间弥漫!
当地人都非常珍爱这棵树,把它当成活宝,经历几次劫难,终被乡亲们齐心保护了下来。大集体时,村里人经常在千年古香樟底下开会、议事,大热天则在树下纳凉、聊天,在他们眼里,千年古香樟是忠厚的长者,是和谐家庭、和睦家族的精神家园。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细心呵护,让千年古香樟容光焕发,经久不衰。
这是一棵“致富树”,更是一棵“振兴树”——
千年古香樟产生“虹吸效应”引来1.5亿元投资
千年古樟情悠悠,笑看山村焕新颜。
如今,千年古香樟不仅成了当地村民休闲、外地游客打卡的地方,还成了黄梅县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10月19日,随着“呜呜呜”的轰鸣声,一列名为“香樟园号”的小火车开进黄梅县苦竹乡牛牧山村。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黄梅隐约乡居旅游开发公司执行董事罗旭平介绍,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引进小火车休闲观光项目,明年春节将正式投入运营,将沿3公里环形轨道,串联香樟园核心景区。
坐着火车看风景,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新鲜事;小火车进村,更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据了解,香樟园生态旅游区是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在黄冈投资建设的首个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248亩。景区正处于横山旅游公路与城挪公路十字交叉点上,四面青山环绕,内有湖泊、农田、花圃、农舍,景区往东约10公里是五祖寺,往西约10公里是四祖寺,北面不远是一步一挪一重天素有“小庐山”之称的挪步园,旁边还有老祖寺。
香樟园生态旅游区按4A景区标准打造,建设周期为三年,共规划了35个旅游产品,以亲子家庭休闲游为主题的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并试运营;二期主要依托山林资源,开发星空帐篷、丛林拓展、萌宠乐园、森林秘境等产品。今年十一“黄金周”,景区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
“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选择苦竹乡为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试点,主要是看中了这棵千年古香樟。”以千年古香樟为核心,每走几十步,就会邂逅一两棵形态各异的香樟树,形成一个独特的香樟树景观群。景区还为这些树进行了个性化命名,譬如:兄弟樟、姐妹樟、连理樟、父子樟、爱国樟等。
作为乡村振兴项目,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只提供“游”,“吃、住、娱、购”等全部由公司指导协助当地村民来做。目前,公司正在按规划对景区内民居进行统一设计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各具风格的民宿,让老百姓吃上幸福可口的旅游饭。
千年古香樟是一棵“致富树”,乐了游客富了百姓;千年古香樟是一棵“振兴树”,激活产业振兴乡村。
罗旭平说,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景区每年游客量可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通过旅游,还可以带动牛牧山村、梅石岭村、油铺村、小溪村、苦竹村等周边村6000余人增收致富。
千年古香樟,不输黄梅戏的魅力!更以不老的容颜和身姿、执着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继续书写“千年奇迹”,同时奏响“时代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