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十堰郧阳区龙韵村:“迁”出来的新村成景区

新闻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势力市场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

湖北十堰郧阳区龙韵村:“迁”出来的新村成景区

发布时间:2021/12/02 乡村振兴 浏览:41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有一片全镇最大的“红色”胜地,村落内的红色报纸博物馆、主题公园、党建主题馆以及党建广场等党建阵地,聚点成面、串珠成链。从高空俯瞰,龙韵村内,安卧着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安置房,既有炊烟袅袅的情调,又有青山绿水的风景秀丽。虽处处充满乡土气息,却又处处显得超凡脱俗,在山环水映间,在绿树掩映下,宛若一幅山水画,一个搬迁出来的新村落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风景区。
龙韵村是十堰市首个易地扶贫搬迁新建村,集中安置24个村918户3211人。自建村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社会治理方面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按照“党建+规划”“党建+产业”“党建+文化”“党建+管理”思路建设美丽乡村,强化乡村治理,努力打造幸福龙韵。
规划先行,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
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在规划过程中坚持城乡统筹、三产融合,将生产与生活、扶贫与扶智、文化与旅游、共建与共享等内涵要素有机结合,聘请北京中艺创景团队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坚持把村庄当景区建、把家园当景点建,精心布局“花园、果园、菜园”式村落,规划建设村落文化记忆街、传统民俗工坊街、古朴汉江风情街三条街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柳陂镇龙韵村突出乡村特色,坚持“留住乡土记忆”,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民居进行修缮改造,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房前屋后种花种草、种树种菜,充满浓厚生活气息,让搬迁新建村依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产业增收,打造强村富民新示范
“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我向人社部门申请创业贷款,自己承包起了袜业扶贫车间,共培训贫困技术工人223人,发展家庭作坊26户,年实现毛利润可达80多万元。”村民朱方明高兴地说。
为了念好搬迁群众“致富经”,让村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发展袜业和香菇两大兜底产业、做强乡村旅游稳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在村庄周边配套建设60亩香菇种植基地,在干部调动、党员带动下,龙韵村培育香菇种植大户15户,发展香菇30万棒,带动了167户贫困家庭务工增收。积极对接区内多家袜业企业,按照“接订单”的形式,在村内建设袜业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就近就可以直接参与缝头、翻袜、定型、包装等生产工艺过程。大力推进扶贫作坊进农户,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对有意向开办家庭作坊的贫困户,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免费提供缝头袜机使用,实现居家就业创业。此外,龙韵村注重挖掘旅游市场商机,支持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地理优势,采用减免房租、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发展手工编织小作坊、小商铺等,开办农家乐、小餐馆等,带动群众增收能力越来越强。
民风培育,打造文明和谐新家园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搬迁群众从不同村落迁到了一起,在生活习惯、日常习俗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实现“村民”变“市民”的角色转换,需要摒弃陋习,弘扬新风。柳陂镇龙韵村建立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电商中心、物业中心、图书馆、乡村影院、乡贤理事会、扶贫开发公司、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结合爱心超市,建立积分兑换、时间银行、月评年总等管理制度,着力打造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共建”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畅、生态和美、社会和谐“共享五和”的幸福龙韵。坚持每月播放爱国主义、孝道教育、移风易俗等题材的影片,利用村里小舞台进行戏曲展演等形式传播社会新风尚,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潜移默化受到启发。
创新管理,打造平安稳定新样板
建强支部堡垒,组织围绕群众建,服务围绕群众转,群众围绕支部干。柳陂镇龙韵村第一时间将易迁群众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村党支部,让党员时刻活动在组织中,积极把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选拔成村“两委”干部,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干部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小事做起,热心群众服务,赢得群众信任,大力提升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
龙韵村总结固化“三员三长”工作机制,将其应用到乡村治理中,推行单位包联、干部包保,村党支部配备片区长5人,辅警3人,网格员5名,楼栋长31名,金牌调解员2人,志愿者200余人,常态化排查环境卫生、违章建筑、信访稳定、道路安全、防火防汛以及疫情防控等问题短板,通过联防、联治、联管、联控将各类隐患化解于无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如今的龙韵村,户户有主业、人人有事做、家家可致富,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邻里关系不断融洽,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