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保康:建强“头雁”工程 引领乡村振兴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保康:建强“头雁”工程 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21 乡村振兴 浏览:22

初冬时节,徜徉荆山广袤乡村,远山如黛,栋栋小洋楼掩映在树林中,满眼五彩斑斓。
位于鄂西北荆山腹地的保康,是湖北省襄阳市唯一全山区县。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滞后,一直是保康的代名词。2019年,保康终于摘掉“穷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更是起点。保康县委提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使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能人下派”添动力
“你有啥困难尽管说,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
连日来,在黄堡镇百峰坪村,周邦华遍访农户,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8月,周邦华由三管石村第一书记调整到百峰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周邦华了解到该村5组12户47人,至今走的是泥巴路,成为村民产业发展、稳定脱贫成果的最大瓶颈。
4.5公里,需投资160万元,周邦华连夜撰写报告,跑发改、交通等部门,终于使项目有了着落。
今年58岁的周邦华,原是保康县住建局市政公司经理,2017年,他被任命为黄堡镇三管石村第一书记。
离开舒适的机关到农村去,周邦华知道意味着什么,但身为老党员,他二话没说就去了。
三管石村是黄堡镇最偏远的村,平均海拔1100米,距离县城60公里,周邦华一呆就是4年。
4年里,周邦华出谋划策,争取项目,使昔日的“空壳村”成为年收入达40多万元的富裕村,全村120户327口人,家家有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100%的农户通了自来水,93%的农户通了水泥路,电视、网络信号覆盖全村。
今年8月,党组织找到周邦华,希望他到基础更薄弱的百峰坪村挑大梁,他仍然没说二话,走马上任。
保康整合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力量,向全县257个行政村和2个涉农社区选派25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促振兴,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能人回村”增活力
28岁的郑好,当选两峪乡枫香坪村党支部书记还不到一个月。
当选后,郑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进农舍、坐炕头、入田头,白天、晚上连轴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了解村情民意。
村民们都知道,这几天就是竞选村主任的日子,但郑好却没把这当回事。“说得好不如干得好。”郑好对当选村主任信心满满。
2014年,郑好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外闯荡了五六年后,还是认为农村大有可为。2020年底,他毅然回到家乡发展养殖业,不到一年时间,就干得风生水起,像模像样。本次换届,他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保康大力选拔政治上的红人、发展上的能人、落实中的强人,担任农村领头雁。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7岁,大专以上学历达47.3%,143名致富能手、63名忠诚干将担任党组织书记,15名有冲劲、有头脑的“90后”挑起党组织书记重担,全县“能人”书记占80.2%。
“能人提升”有潜力
下乡、座谈、思考、阅读……参加完全县“两会”返回马良镇后,闲不住的赵祥华,又回到他多年养成的生活节奏。
去年年初,因精准扶贫有功,赵祥华由赵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提拔为马良镇党委委员。
今年46岁的赵祥华,高中毕业以后,加入南下打工大军。后来他回到家乡开起了商店。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第一个在村里盖起了楼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2008年,赵祥华高票当选村主任。2011年,赵祥华被组织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之初,70%的农户不通路、80%的农户点不上亮堂电,90%的农户吃水要到五六公里外去挑。赵祥华带领村民修路、架电、钻深井取水,引导村民种植蔬菜,核桃、软籽石榴、中药材等产业,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一个积贫积弱村成为全县富裕村、美丽新村。
近年来,保康大力选拔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实绩突出的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9.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3.5%,使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和“一线作战部”的功能更强、结构更优。
在选拔任用能人的同时,保康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建强基层党组织;探索推行“包片联户、巡村访户”工作机制,组织有能力的党员与“三留守”户、“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群体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思想上扶志、技能上扶能、生活上扶助、发展上扶业,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探索“村村联建、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新模式,让项目强强联手、资源有效汇聚、资金化零为整,促进集体增收,带动群众致富。
截至目前,通过党建引领,建成3A级景区标准陈家河流域示范线、省级标准马桥示范线,每个乡村都建成了2至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156个村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任务,引导低山村发展茶叶18万亩,中海拔村发展烟叶4万亩,高山村发展蔬菜5.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