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宜城金山村:留住青山 育出金山

新闻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势力市场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

湖北宜城金山村:留住青山 育出金山

发布时间:2021/12/25 乡村振兴 浏览:60

缓缓推开沉重的密封门,一股透着清甜果香的冷气扑面而来,一筐筐硕大圆润的黄金梨贴着墙壁整齐码放,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中泛出淡淡的光泽……近日,在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街道办事处金山村,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汉梅带着记者来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水果冻库。
“夏季上市的黄金梨,虽然品质明显优于其他产区,但由于天热不便保存,果农急于在旺季售卖,每斤价格往往不足2元。可利用冻库保存数月,待到年底再卖,每斤能卖5至7元。”江汉梅说,金山村共建有3个冻库,仅去年9月建成的2号冻库,每年能循环储存水果和农副产品20余万斤,年为果农增收40余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善用逆向思维,巧打时间差,便转危为机,这样的“弯道超车”贯穿金山村整个发展历程。
金山村地处宜城市东部山区,丘陵众多、土地贫瘠,虽然耕地面积有1万余亩,但村民们固守于栽种传统农作物的习惯,守着“金山”挨饿受穷。
穷则思变。随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浪潮席卷荆楚,金山村人在类似沙地土质的丘陵山岗上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2000年底,我来到金山村任党支部书记。当时,我想到邻居流水镇因为种植西瓜驰名全国,成为宜城首屈一指的产业强镇,我决定带着乡亲们‘吃一次螃蟹’。”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国说,依托耕地土质和面积优势,金山村在全办事处率先扛起“学习流水”的大旗,全村上下一起种西瓜。
短短两三年时间,全村80%的耕地都种上了西瓜,甚至还有近3000亩闲置的荒山被开垦成为瓜田。每到种植季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坡上坡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白色地膜。
“最红火的年景,一亩西瓜能增收近4000元。靠着每年近6万元的收入,我家盖起了新房,还准备买一辆小货车。”金山村村民王大明说,当时,全村90%的村民盖起了楼房,80%的村民开上了汽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型农机。
然而,2013年前后,多年连茬种植导致的地力下降和过度无序开荒带来的水土流失,让西瓜的产量和质量急转直下,曾经畅销各地的“金山西瓜”逐渐失去了光彩。
“最初,我们守着金山望天吃饭,逐渐陷入‘美丽不经济’的窘境。后来,盲目开发毁了青山,最终陷入‘经济不美丽’的困局。如今,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我们终于明白,要育出金山,必须先留住青山,只有走上‘经济又美丽’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王家国说。
退耕还林,开垦的荒地被重新种上桃、梨等果树,满山硕果替代西瓜成为产业振兴道路上的坚强基石;化零为整,村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聚合成片,依托土地托管交由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借助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实现产出倍增;农企合作,引入专业的运营、销售、加工企业,形成“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民营企业+农户”的经营联合体,让产业发展更具质量和保障。
“我家的西瓜都改种成黄桃,栽种、管护有专业指导,收获后有公司直接收购代销,今年进入丰产期,收入比西瓜最红火那几年都高!”王大明笑着说,相信自己的“汽车梦”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据了解,依托以林果、苗木、药材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格局,金山村的发展困局得到破解,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金山村先后获评全省绿色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如今,万亩优质有机林果基地、5000亩国家储备林基地已基本成型,21公里村村通公路和万亩林果园、花卉观赏园、采摘园摄影基地等景点也已完工,如何让群众‘吃上绿色饭、赚上生态钱、人人都致富、个个笑开颜’成为新的发展课题。”王家国介绍,下一步,金山村将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禀赋,持续聚焦特色林果深加工和农旅融合,做强做优“经济又美丽”的绿色产业,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找到新的“弯道超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