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湖北南漳:“一村一品”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3/22 乡村振兴 浏览:121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引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打造“一村一品”,带动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正值春耕时节,在南漳县武安镇老街村楚南中药材合作社,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进行菊花育苗工作,平整土地、播种、浇水……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2020年,楚南中药材合作社在老街村流转土地560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模式,带领村民发展野菊花种植,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模式,增加村民收入,开启了产业兴村民富的新希望。
“一天工作八个半小时能挣100元,也不是很累。基地种植野菊花不仅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村里的环境也变美了。”村民陈世俊笑着说,除了流转土地,每到种菊、采菊的时候,他们还能通过务工,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统一种、采、销模式,2021年,合作社仅劳务支出一项就有6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达35万元。
“今年,我们村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再下功夫,实现野菊花育苗、种植、采收、加工、仓储生产全过程发展模式。”老街村村委会干部莫道军说。
走进武安镇洪山寺村的朱华李子种植基地,朵朵李子花竞相绽放,洁白似雪的花朵在风中摇曳,扮靓了整个山头。放眼望去,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015年,朱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洪山寺村投资300多万元,流转土地380多亩发展“香脆李”种植。经过三年多的发展,2019年,第一批“香脆李”成功挂果,年产量达20多万斤,当年实现经济收入60多万元。同时,合作社还常年在林下套种紫薯、玉米、南瓜等经济作物,李子进入丰产期后,两项产业年经济效益可达300多万元。在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合作社每年还可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二十多个,年劳务支出50多万元。
“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我们还将围绕李子基地,修建一条约4公里的循环路,形成观光、采摘一体化的休闲旅游基地,以此带动村集体、合作社、村民齐发展、共致富。”洪山寺村党支部书记曾海波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武安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各村(社区)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确保每个村、每个社区都真正拥有自己的“当家产业”“拳头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过去村民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为促进镇、村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截至到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向家湾村芍药、赵家营村葡萄、老街村野菊花、洪山寺村脆皮李、雷家营村生姜、白龙池村金银花等产业发展布局。通过发展,我们不仅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还要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武安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徐小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