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潜江:这个地方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潜江:这个地方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

发布时间:2022/03/31 乡村振兴 浏览:14

3月28日,记者走进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瞄新村,一望无际的虾稻田、香气四溢的油菜花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池水中,农户赵常宽划着小船穿行,收起一笼又一笼小龙虾,笑容溢于言表。
赵常宽是种田的老把式,2015年前一直种植水稻、棉花,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尝试“虾稻共作”。由于缺乏养殖技术,虾苗投放后又无系统管理,赵常宽养殖的小龙虾大小参差不齐。这几年,由于小龙虾市场逐渐饱和,小虾价格逐渐走低,寻找新的致富之路迫在眉睫。
得知周边村民已陆续向小龙虾“繁养分离”转型,收益还比原来要更高,2021年年初,赵常宽将13亩虾稻田进行改造,尝试小龙虾“繁养分离”。“我一共有27亩虾稻田,‘虾稻共作’亩均收益在4000元左右,‘繁养分离’亩均收益在8000元以上。”
如果说“虾稻共作”是混养,那么小龙虾“繁养分离”则是精养。
别看龙虾小,要养好可有着大学问。“小龙虾一天不吃,三天不长。必须每日起早贪黑管理田间。”赵常宽介绍。
小龙虾如何养才能个头更大、更饱满,用水也有着深厚的学问。“水的深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龙虾繁衍速度以及个头大小。”赵常宽如数家珍。
“‘虾稻共作’水深一般在30公分左右,既能保障虾的繁衍,也能满足稻的生长需求。粮食生产保住了,虾的个头也有3钱左右。”赵常宽告诉记者,精养塘的水深在40至60公分,即便是炎炎夏日、寒冬腊月小龙虾也不会出现死亡,平稳度过每一个危险期的虾个头能达到5钱以上。
“‘虾稻共作’繁殖出的虾相对较小,一般在3月至6月养虾卖虾,商贩来了,还得按规格进行挑选再出售,非常繁琐。”赵常宽笑谈,“精养塘就不一样,一年到头都可以出售,且价格更好、市场更好,还不需要挑选。”
“下一步,将继续流转周边土地,在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招工、分享自身经验,带动周边村民致富。”赵常宽说。
“瞄新村共有农田1万亩,563户农户从事虾稻种养。近两年,我们陆续帮助400余农户从‘虾稻共作’向小龙虾‘繁养分离’转型。”瞄新村党支部书记郑勇说。
如何帮助村民转型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郑勇侃侃而谈:“我们将持续为农户做好水质监测、病虫除害、场地建设等服务,持续关心关注虾农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资金技术难题,主动服务,齐心协力走出更多更宽的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