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广水:农村电商带动群众致富
发布时间:2021/10/08 商业 浏览:14
胭脂红桃,桃面、果肉鲜红,吃完后嘴唇像抹了胭脂,由此得名。胭脂红桃肉质松脆、口感香甜、营养丰富,在湖北广水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胭脂红桃,总面积达600余亩,桃子年产量达200多万斤。”9月27日,广水市蔡河镇木搭桥村委会副主任杜帅说。
然而,过去胭脂红桃属于“墙内香”,本地市场供过于求,桃子大量积压、滞销,有市无价,只能卖几毛一斤。
2016年,返乡探亲的杜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销路不畅?说干就干,杜帅放弃了在外打拼多年经营的6个淘宝皇冠店铺,返回老家,联系朋友组建电商团队,网上上架村内所有优质的农产品。拉上“抖广水”“广了个水”“小武哥”“艾姑娘”“广水星特产”等一众广水本土“网红”,在淘宝店、微信小店、今日头条、抖音等多个平台直播带货,为胭脂红桃“代言”。
成本太高?杜帅牵头成立了杜孙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电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洽谈快递物流、纸箱包装厂家与农药化肥种子公司。每次商谈,杜帅都借助量大压价,降低成本。
品控不稳?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为打造品牌,杜帅联系省农科院技术员来桃园指导,推行统一化生产模式,同时得益于今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胭脂红桃个大饱满,价格也水涨船高,从去年的2元一斤涨至7元一斤。
然而,杜帅又有了新的烦恼,如何保障出货品质?
杜帅尝试过统一收购,集中发货。抱着致富邻里的心态,杜帅按市价好果、次果一并收购,筛选后网销。“几年下来,血本无归。”杜帅开始意识到,靠着满腔情怀,不能支撑事业长久。
去年起,杜帅尝试一种新的销售方式。他组织村民集中培训,学习如何打包,如何选果,如何发货。考虑到种植户大多是空巢老人,不了解电商操作流程,杜帅将各平台账号授权给他们的子女,子女在外务工之余,通过平台或朋友圈带货,同步追踪订单信息,进行售后处理。“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风险共摊,‘包销到户’,好处是,让农户参与到售后中来,倒逼他们提升发货质量,实现零差评。”杜帅说。
年过六旬的黎仲生夫妇种植了220棵桃树,通过在外务工的女儿,卖出了一万多斤桃子,赚得7万多元。
村民杜至文,在儿子的监督下,严格把关发货品质,成为日销“单冠”,一天最高售出13000多元。
从提篮叫卖、沿街摆摊的小农经济模式,到订单收购、统一发货的传统网销,再到如今的“全民电商”。5年来,杜帅及其团队培养了50多个网店店主,年均带动就业100多人,人均增收1万多元,总营业额达200多万元,带领村民们蹚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杜帅的步伐未曾停歇。“后期,我们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开,按一村一品打造特色,让更多的农产品‘触网’,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杜帅说。
如今,杜帅成了村里的“红人”,他的家庭获评2020年度荆楚最美家庭。“我的初心与责任就是让老百姓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梦。”面对荣誉,杜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