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百万农机战“三夏”
发布时间:2022/05/20 科技 浏览:3
当前,湖北省1500多万亩小麦和1700多万亩油菜丰收在望,600多万亩玉米和3000多万亩中稻开始播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从5月3日湖北夏收开镰以来,湖北省今年将有超百万台(套)农机集中投入到夏收、夏种、夏管中,其中外省来鄂农机达数十万台(套),湖北本地装有北斗系统的智慧农机大展身手是今年的亮点。同时,全省开展农机机收大比武,力争油菜机收减损两个百分点,多收油菜籽5万吨。
夏收开镰,农机手跨区抢收
5月3日,立夏前两天,当阳市草埠湖镇楚湖村,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摆开阵势,连片收割成熟的大麦,意味着湖北夏收开镰。
当阳市今年69.5万亩油菜、大麦、小麦等作物开始陆续成熟,该市投入15万台(套)农机具,参加“三夏”生产会战,确保夏粮夏油颗粒归仓。
“仙桃市三伏潭镇的麦子和油菜要熟了,大家过来抢收。”5月9日,记者在仙桃市三伏潭镇看到,几十台从河南、江西、湖南开过来的收割机停放在马路两边,陆续投入抢收。
根据农情调度情况,今年,全省小麦、油菜面积稳中有升,长势好于往年,有望再获丰收。“三夏”期间,全省各地农机部门积极搭建智慧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机手发布作业信息,引导外出跨区作业机具返乡参加抢收。
对于农机具缺口较大的县(市、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要细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保障措施,确保跨区到本地的机具数量充足、转移顺畅,确保跨区机手的生活、通行、防疫便利。全省各地要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夏粮机收全面摸排,逐个地块、逐个农户对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提前落实谁来收、何时收,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销账一块。
“三夏”时节,数十万台农机从全国各地赶来帮助我省农民抢收、抢种、抢插。中石油、中石化将在其所属的加油站点设置200多个机手驿站和司机之家,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贴心的后勤服务。
同时,为了帮助农机手降低成本,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石油湖北公司推出惠农活动。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在我省从事农业生产的所有农业机械(包含省外来鄂开展跨区作业的农机具及其运输跨区作业机具的车辆)实行优惠供油,在春耕、“三夏”“双抢”等重要农时季节,农机按加油量的不同,享受3%、5%、7%不同的优惠。
智能农机,鏖战智慧“三夏”
自动驾驶联合收割机、无人插秧机、免耕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今年,智能农机大面积步入我省夏收夏种一线。
5月3日,在武汉市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智慧农场,00后农机手陶哲轻点手机,打开车库大门,按下插秧指令。一台智能插秧机来到指定稻田。陶哲搬出一盘盘秧苗,放到智能插秧机的苗箱上,点击启动后,插秧机自动按设定路线向前行驶,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很快就在水田里整整齐齐地“排好队”。
避障、调头、转弯,智能插秧机实现全自动。陶哲说,智能无人插秧机不需要人驾驶,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自动规划插秧路径,自动栽植,真正地把农机手变成操作手。侧深施肥插秧机在插秧施肥过程中,通过机具搭载的自动平衡系统,对苗台左右水平进行自动调整,确保秧苗直立压入泥土中,插植、施肥深浅一致,保证插植与施肥效果,实现秧田利用率最大化。
合作社负责人胡丹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观察插秧过程,她将画面放大,稻田里,秧苗上沾的泥水都清晰可见。胡丹介绍,从种子催芽育秧期,到分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根据气候情况,她们只需按照系统提示操作农机。
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4月份安装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合作社启动“智慧农场”建设后,合作社将两万亩农田划分成近400块不等的田区,给每一块农田“上户口”设定一个编号。通过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每一块农田都被录入了“智慧农业物联网”。胡丹说,农田有了“户口”,就能在智慧平台上实现远程管理,让智能农机去哪块田工作,它们就能去哪块田工作。缺水供水,缺肥就施肥。让种地不像以前那样又脏又累,既节省了人工,也提升了效率。
据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全省已有2.6万多台农机装上了北斗自动导航系统,目前全部活跃在“三夏”一线。
机收减损,多收5万吨油菜籽
5月7日,在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大畈油菜种植基地,机声隆隆,五六台油菜收割机在油菜地里演示两种不同的油菜收割方法,来自全县15个乡镇场农机服务和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油菜种植大户、农机手近百人,认真观摩学习和比较。
浠水县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马海青拿着话筒,大声地讲解油菜机收减损技术的关键要点,他从收割方式、收获时期、作业时段、作业准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还指出了分段收割和联合收割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省农机监理推广总站站长任耀武表示,我省在油菜收割前,各油菜主产市、县将油菜机收减损政策和技术作为重点培训课程,在今年油菜夏收前对机手全部轮训了一遍,切实提高农机手减损增产意识和规范操作技能。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对亩产15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可采取联合机收方式;而对亩产150公斤以上,尤其是亩产18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建议采取分段收割方式。采用联合收割的,应在油菜超过九成熟时,采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性进行收割。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湖北省推进油菜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力争全省油菜机收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按去年夏收油菜籽产量251.8万吨计算,通过减损多收5万吨。
据了解,今年“三夏”期间,我省实现机收减损大培训、大比武全覆盖。组建4支省级服务队,上百个市县服务队,千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从5月上旬到6月下旬,线上线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省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组织农机手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大比武活动,确保机具和农机手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夏粮机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