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嘉鱼:“345”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发布时间:2022/03/09 乡村振兴 浏览:7
南有嘉鱼,鱼米水乡。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丘陵、平原汇集,有着“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古往今来,嘉鱼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嘉鱼县以创新党建引领村湾治理为题,探索“345”治理模式(即三方联动、四强四好、五项制度),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把红色力量延伸到底。
一湾一支部
延伸力量到农户
在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罗家洲自然湾,一栋二层小楼的大门上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港东村罗家洲村湾党支部”,另一块写着“港东村罗家洲村湾理事会”。房子的主人叫罗海军,他是罗家洲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理事会的会长。
港东村党支部书记熊丹阳介绍,现在的港东村由曾经4个行政村合并而来,人口达2557人,地域跨度也很大,“村‘两委’就那么些人,要管理整个村,人手实在不太够。”
工作力量的紧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曾经的罗家洲因为疏于管理,湾子里的道路既未硬化,又脏乱不堪。“一下雨,这里就跟泥塘一样。”熊丹阳笑着指向湾子中央修葺精致的荷花塘说,“这以前就是一个真正的臭泥塘。”
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各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度让这里的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村里干部过来,一杯水都讨不到。”熊丹阳说。
类似罗家洲这样的问题不在少数。如何让党的力量延伸到底?成了嘉鱼县上下思索并亟须解决的难题。
2021年上半年,在潘家湾、官桥、新街等条件成熟的乡镇,嘉鱼开始试点以党建引领村湾治理的探索,并总结出“345”的治理新模式。
对聚居村民达到100人、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湾,设立功能型村湾党支部,主导村湾治理各项工作,接受村党组织领导。村湾党支部书记及支部成员由群众公认度高、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热情高的村湾党员担任。
同时,村湾党支部指导并成立村湾理事会及“五小”服务队。理事会会长由村湾党支部书记兼任,成员由在家“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新乡贤组成,理事会负责协助做好村湾公共秩序管理、村风民俗引导、村庄发展等工作。“五小”服务队由村湾党员、热心公益事业村民及后备干部参与,为村湾“治小乱、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
三方联动之下,村湾党员为村湾自治发挥出巨大能量,党组织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延伸。
在村湾党支部的带领下,罗家洲制定了自己的湾规湾纪。服务队成员每天轮流打扫村湾街道,道路硬化、池塘整治都得到了落实。如今的罗家洲,干净平整的水泥路连接各家各户,村民在围绕荷花塘建起的凉亭里休憩。看到村干部来了,村民拿出家中小院刚摘下的柑橘热情招呼。
一湾一队伍
村民自治办家事
2021年9月13日晚,天刚擦黑,嘉鱼县官桥镇白湖寺村大咀头自然湾的一个小院里欢声笑语,30多位村民围坐一屋,开展定期的“村湾夜话”,就环境维护、孝老爱亲、婚丧简办等事宜发表意见,修订完善村湾民约12条。5天后,大家讨论通过的民约正式上墙,语言通俗易懂,涵盖了村湾事务的各个角落。
“村民自己讨论出的村规民约,他们不仅会严格遵守,还会监督他人。”村湾党支部书记李记华说。
为实现村湾自治长效和良性发展,嘉鱼县委提出“五项制度”,即村湾说事、村湾民约、党员定岗联户、志愿服务、定期评比。通过五项制度,实现了村湾的“家事”老百姓自己说了算。
在官桥镇朱砂村丰盛庄,“五小”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工作如火如荼。去年3月,村民任实作被确诊肿瘤疾病,一度进入医院ICU进行救治,一趟治疗下来,花费近20万元,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党员志愿服务队员李如意得知情况后,找到任实作询问相关情况,想办法对接各类扶持、救助项目,为病人家庭争取到数万元的救助款,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很多村民不清楚相关政策,村湾的志愿服务队会主动去解决困难。”朱砂村党支部书记任文华说,“村湾自从成立了自己的理事会和服务队,一群热心又懂政策的党员能帮老百姓解决很多事。”
一湾一产业
特色发展促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兴旺,村湾治理的关键在振兴产业。
作为功能型支部,村湾党支部以各个自然湾的地域或传统特点发展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村大屋梁,国道贯穿其中,路边是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农家饭庄,每个饭庄墙壁上清晰地为前来用餐的客人标明饭庄的拿手好菜,有的擅做鱼虾、有的精于牛羊。这一排饭庄的老板分属不同村湾,共同在村湾联合党委下受餐饮协会的管理,协同经营,互利共赢。
官桥镇党委副书记周霞介绍,这片饭庄分属3个邻近的自然湾,分别是石鼓岭、丰盛庄和大屋梁,由于紧邻公路,所以餐饮产业在这里很兴盛。为了统筹发展,规范经营秩序,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把3个村湾党支部联合成为一个功能型党委,进行餐饮产业的共同谋划。
“每个饭庄各有特色,没有同质化现象,避免了恶性竞争,形成了一个产业品牌,现在这条餐饮街生意比之前更好。”周霞说。
在官桥镇丰盛庄,党支部发现周围村湾有很多闲置劳动力,农闲时,农户外出打短工是普遍现象。于是,丰盛庄村湾党支部建立起一个服务周边的劳务公司,有项目需要用工时,劳务公司会通知村湾闲置劳动力前往。有了党组织的牵头,工人和用工方都放了心。
在各个村湾,以各自特色发展起来的产业如百花盛开。
潘家湾镇上屋刘村紧邻高速,有万亩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成为武汉的“菜篮子”;
新街镇港东村因水资源丰富,规模化养殖特色鱼,为每家增收数十万元;
陆溪镇花园村花舍里,屋舍俨然,村风村貌如桃花源,正在开发美丽乡村的特色旅游;
……
乡村振兴的步伐在这里越走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