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奏响美丽乡村“春之曲”

新闻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奏响美丽乡村“春之曲”

发布时间:2022/03/21 乡村振兴 浏览:12

时至惊蛰,季节的交响乐发出了第一声重音,在张湾区黄龙镇回龙村的荷塘里、田野里,犁耙水响,农家一年的希望就此破土而出。
2021年,回龙村被张湾区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近日,记者走进该村探寻其发展“密码”,聆听田野里奏响的“春之曲”。
找准乡村振兴着力点——
一片荷塘,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真没想到家门口这片曾经荒芜的荷塘可以变得这么漂亮!更没想到我做的几道家常菜竟成了游客喜欢的美食,自己还当上了农家乐老板!”看着日新月异的家园,村民李红脸上乐开了花。
回龙村地处张湾区城郊西部、黄龙镇最西端,距离十堰中心城区30多公里,交通便利。如何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村里原本有一个荷塘,荷花盛开时非常漂亮,何不把它打造成一个景点,利用离城区近的优势,吸引市民来此游玩?”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勾棚棚介绍,经过充分思考,该村决定因地制宜,将村里的荷塘打造成“荷塘月色”景区,走农旅融合的路子。2020年7月,该村成功举办首届荷花节,吸引10万多名游客前来游玩,带动本村20多户村民增收5万余元,周边农家乐收益200万元、农产品售卖30余万元。
一片“荷塘月色”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如今,这里成了游客“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今年,我们准备在荷塘中间增加游步道和小船,提升游玩体验。同时,在荷塘养殖鱼和螃蟹,供游客垂钓。”勾棚棚介绍,通过丰富景区游玩方式,既吸引游客,更能带动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销售农产品增收。
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
一片农田,让“儿时记忆”变成“增收支点”
沿着回龙村宽阔平坦的道路前行,一望无际的田野画卷般舒展开来。
勾棚棚告诉记者,每年5月份,有大量学生来这里研学,学习耙田、起苗、施肥、插秧,感悟农作物生长的奥秘,体会劳动的意义,游客也可以来这里欣赏田园美景,体验农事乐趣,重温“儿时的记忆”。据了解,该村是十堰市知行教育劳动研学基地、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目前已与郧阳中学等3所学校建立了研学合作项目。
“这里以前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每亩地最多能创造一万多元的经济效益。”勾棚棚指着眼前新建的产业基地自豪地说。除了研学项目,该村还通过发展多种种植业带动农民增收,新建50亩羊肚菌基地,今年预计收益50至80万元;种植50亩猕猴桃、80多亩棚架梨、500亩樱桃和火龙果,通过游客进园采摘和产品售卖的方式增加收入;与市农科院合作,建设五味子育苗基地,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
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在基地打工拿薪金,年底“分红”拿股金,回龙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多元。“研学经济”唤醒了回龙村沉睡的土地资源,丰富了该村产业新业态,成为村里增收的重要支点。
延伸村民致富产业链——
一方水土,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每年荷花节,村里游客如织,但是农家乐只有6家,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何才能有效拉动旅游消费,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为弥补发展短板,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该村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优化景区配套服务,延伸村民增收产业链。
“我们今年将在村里建设荷香居精品民宿项目,一期投资1100万元,重点打造荷香居民宿群,可同时满足百余人就餐住宿。二期投资1000万元,计划利用周边水系和闲置房屋开发具有中式传统、彰显地方特色的高档民宿群,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黄龙镇党委书记甘成平介绍。
“荷香居一期项目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勾棚棚介绍,为延伸村民致富产业链,该村还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观回龙森林康养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除新建文旅超市、餐饮大厅外,还设立茶艺、香道、花道、禅悟、瑜伽等高端养生国学项目,可满足高端人群的消费需求。
甘成平介绍,该镇将以田园文化为核心,积极探索以绿色消费、研学旅游、森林康养等为主题的“农业+”模式,把回龙村建设成为集主题餐饮、乡村生活主题民宿、农民生活体验乐园、自然研学基地、儿童户外娱乐基地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打造为“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在村民奋斗的足音中,一个新的春天,正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