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南漳:白墙碧瓦乡村美 绿野蓝天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2/04/14 乡村振兴 浏览:18
走进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李家院村,天蓝草碧、村庄错落、田地井然……近年来,李家院村以做强产业支撑,筑牢乡村振兴“底盘”,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民富村强”的乡村振兴之路。
驱车穿行在李家院村的村道上,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掩映于红花绿树丛中的一排排、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
“我们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真正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仅这5年来,我们村有90多户村民拆旧房建新房,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李家院村党支部书记郭良才高兴地说。
李家院村版图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多亩,常住人口3700多人。在巩固原有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继垚蔬菜种植合作社、楚镜蔬菜种植合作社、华羿香菇种植合作社、华羽天成烟叶种植合作社4家新型专业合作社,实现“粮食+N”多元发展。
继垚蔬菜种植合作社和楚镜蔬菜种植合作社共有蔬菜种植面积500多亩,是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指导、生产实验于一体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采取“蔬菜+水果”“蔬菜+食用菌”“蔬菜+养殖”等多种灵活经营模式,年产蔬菜、水果1500多万公斤,可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当地200多名村民就地务工。
55岁的村民罗克秀在继垚蔬菜种植合作社务工11年,每年固定收入3万元以上。“我在合作社打工,离家近,既照顾了家庭,还能有份收入,我还是很满足的。”罗克秀说。
华羿香菇种植合作社在李家院村流转土地180亩,从事袋料香菇生产、加工、销售,年产值1000多万元。有21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稳岗就业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高峰期,每天有80多个村民在合作社务工。
村民曾令群从2015年开始在合作社打零工,点种、制棒、采摘,只要有活儿,她随叫随到。一年下来,收入有4万多元。
烟叶是种植业中税率较高的产业之一,也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2021年,李家院村引进了华羽天成烟叶种植合作社,发展烤烟380多亩。仅此一项,当年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
村民腰包鼓了,建了房子,买了车子,日子更加红火了。村里有了钱,修路、绿化、美化,一样都没落下,村庄变美了,村民发展劲头更足了。
谈起今后的发展,李家院村党支部书记郭良才信心满怀:“李家院村离城区近,交通便利,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观光农业、农旅研学做文章,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底盘’,让村民们在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