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保康:打好“金算盘” 实现“绿富美”
发布时间:2022/05/10 乡村振兴 浏览:88
一组数字见证了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绿色发展的奇迹: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09%;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达到3064个;2021年绿色GDP贡献率达40%以上。
近年来,保康县这颗位于鄂西北大山深处的“绿色明珠”,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促进发展的“定海神针”,绿水青山不仅成为最亮的底色,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盘活青山资源,打好康养“金算盘”
400个床铺供不应求,需提前10天预订;广场、停车场、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等,到处架满了帐篷、摆满了房车……“来了不愿走,去过还想去”,这是保康县横冲景区森林康养去年的市场热度。
保康横冲景区总经理李琼介绍,2021年,景区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同比增长25%,创收同比增长了30%。
“绿色森林”淌出“绿色财富”,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功不可没。
近年来,保康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高海拔森林、候鸟迁徙通道、温泉等优势,培育休闲旅居、生态观光、山地运动、自然观鸟、培训研学等康养业态,形成“康养+医疗”“康养+运动”“康养+教育”“康养+培训”“康养+农业”等融合互动局面。
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康县将“实现森林康养再突破”纳入“十四五”规划,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推进。
截至目前,五道峡景区、大水林场、蜡梅谷、九路寨、尧治河先后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横冲景区荣获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大水林场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2021年全县森林康养产业共吸引游客91.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6亿元,为1.3万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森林康养方兴未艾,进一步促进了全域旅游提速发展。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潜力“土生金”
保康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现有耕地保有量37.8万亩,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和复杂的地貌地势,赋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天然优势。
作为2021年度“两山”创建试点县,保康县确定了以核桃和森林康养为主导的“一果一养,两全齐美”建设总目标,“一果”即特色产业——核桃。
核桃作为特色产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持续巩固35万亩核桃建设成果,新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核桃深加工项目加速推进,大力支持圭萃园公司核桃油、核桃乳2条生产线投入运营,提升了核桃产品的附加值。2021年,全年核桃总产量1350万斤,产值达到2亿元,带动林农人均增收近2000元。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除核桃产业外,保康县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以茶叶、烟叶、蔬菜、中药材为代表的产业链,形成村委会、合作社、市场主体同心协力的“三套马车”模式,激活了沉睡的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生金”。近年来,全县特色产业面积常年稳定在80万亩以上,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
坚持绿色惠民,打造山乡“绿富美”
每周末,是歇马镇白竹村村民吴征勤最忙碌的时候。随着当地着力打造休闲农业旅游,居住在九路寨景区附近的吴征勤两口子利用自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往来不绝的游客让他们一天便有数百元收入。
“以前种着几亩地,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环境好了,农民也能富了。”说起现在的幸福日子,吴征勤一脸笑容。
在保康,依托绿水青山与良好生态,像吴征勤一样从事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的老百姓数以万计,日渐富足的生活也让相同的笑容映在他们脸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让绿色惠民走得更远?保康县给出了自己的“答卷”:把生态文明创建和村级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为生态文明创建提供财力保障;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坚持把绿色惠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实现乡村振兴、转型跨越、绿色示范、全县共享。
如今,在保康大地上,陈家湾村、刘家坪村、小沟村等一个个“绿富美”的村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2021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26.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7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