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潜江:技术送田头 农民暖心头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潜江:技术送田头 农民暖心头

发布时间:2022/05/16 乡村振兴 浏览:15

不久前,湖北省潜江市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这几天,农技专家纷纷下到田头,指导农户开展灾后生产,降低强降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在潜江市竹根滩镇宏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表层土壤被大雨冲刷淤积至排水沟,刚栽种下去的部分小萝卜苗被连根拔起,损失较重。

“你看,叶子上已经长虫了,要注意防治蚜虫。”在查看情况后,潜江市蔬菜办农技专家李德振快速开出“处方”——对存活下来的幼苗,要赶紧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增加适量的叶面肥,确保幼苗能够正常生长;对连片死苗的部分,要及时抢种补种其他作物,尽量避免空田情况。同时,将淤堵的沟渠重新开挖,尽可能减轻雨水带来的灾害。

“上午种的苗,晚上就开始下雨,好在有专家来帮忙,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合作社负责人袁祖宏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引进水晶小萝卜,在竹根滩镇仁和村、美丽村流转了近4000亩土地开始订单式种植,在农技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仅45天时间就收获小萝卜200万公斤。

“今年,我们准备尝试小萝卜-小麦-黄豆三季作物轮作,争取产生更多的效益,带动附近农户一起增收致富。”愿望很美好,奈何天公不作美。“今年第一茬作物刚种下就碰到了大雨。”袁祖宏感叹道,准备听从专家建议,再补种一些其他作物。

近年来,潜江市蔬菜办积极开展技术服务,邀请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与生产主体开展技术研究、科技攻关,为生产主体在改良品质、提高产量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农技专家和大专院校教授的帮助下,我们选育培育出半夏新品种‘荆特一号’,并成功申报商标。”4月28日,又是一个雨天,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刚却丝毫不担心,他不仅有好的品种,更有提质稳产的种植技术与模式。

“露地种植半夏易遭受大面积水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何志刚说,半夏既怕高温又怕水淹,农技专家对症开“处方”,将露天种植逐渐转变成设施种植。目前,在专家的帮助下,公司顺利流转土地,并建成2000个设施大棚,基本隔断了雨水对半夏的影响。

“5月底至6月初,第一季半夏采摘以后,我们准备规模化实施套种模式。”何志刚表示,为了响应国家防止“粮地非粮化”的政策要求,市蔬菜办再次开“良方”,联合省内大专院校进行关于粮食作物和半夏的套种模式探索。

“生产主体入驻前,我们积极配合各地及时为生产主体做好连片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企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统筹发展粮菜和瓜果药。”市蔬菜办农技人员钟宇萍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积极组织市蔬菜行业协会及各生产主体,建立劳务平台,及时解决熟练技术工用工难的问题。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整合有关农业产业项目,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