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湖北竹溪:家家有本“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2/05/20 乡村振兴 浏览:179
“卖菜、卖水果,养猪、养鸡,一年收入10多万元。”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船形寨村二组看到,村民郭元国正在地里起垄、挖窝,栽植红薯苗。
今年62岁的郭元国,曾因一场意外导致左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通过书籍、网络自学果蔬种植、畜禽养殖技术,发展高标准果园20亩、有机蔬菜基地5亩;建成占地200余平方米的养殖场,年可出栏生猪10余头、散养土鸡500余只。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他成立老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3户村民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一起走上致富路。2020年,他被船形寨村选树为“身残志坚榜样”。
“郭元国只是船形寨村勤劳致富的典型之一。”竹溪县总工会驻船形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东介绍,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户户增收有项目、人人致富有门路。
该村6组村民秦明春虽已66岁,但身体硬朗。只要是晴好天气,他就会带领20多名村民到茶园干活。“锄草、施肥等,简单的活儿天天有,只要肯干,一天能挣100元。”秦明春笑着说。
2020年3月,该村引进大型企业投资近千万元,对荒山进行治理,按照“农业产业化、片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观光休闲游乐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示范园,在培植村级主导产业的同时,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在家门口稳定增收。
“家里3亩多荒坡地,每年可得1000多元流转金。我每天带班干活有150元工资,妻子务工一天也能挣100元。”秦明春算了一笔账,去年仅在茶园干活,夫妻俩就挣到近5万元工资。
该村7组村民陈道林一家五口人,以前仅靠他一人外出务工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2018年,驻村工作队根据陈道林个人意愿和家庭实际,鼓励他养殖肉牛。为打消他的顾虑,工作队帮他办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建设生态栏圈、硬化入户道路、架设专用电线。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陈道林成立竹溪县道林养殖场,养殖能繁母牛45头。他说:“去年出售整牛6头,客户订购宰杀肉牛12头,纯收入近20万元。”
近年来,船形寨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因户制宜谋发展,精准施策促增收。全村共发展生态茶园1200亩、食用菌10万棒,各类市场主体达86家,形成了“红色引领、绿色壮大、遍地开花”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