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枣阳杜岗村:乡村治理变“智理”
发布时间:2022/05/23 乡村振兴 浏览:161
今年4月,湖北襄阳枣阳市熊集镇杜岗村房前屋后、乡村道路、公共区域、水塘周边陆续安装了摄像头和小广播。它们的出现,为杜岗村乡村治理工作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5月10日傍晚,杜岗村十组74岁的杜平友还在自家小菜园里忙活……
“晚饭时间到了,吃完饭好好歇一会儿。”突然,杜平友家门口的大喇叭里传出儿子杜道平响亮的声音。
杜平友放下手中的锄头,抬头朝二楼外墙上的摄像头打了个招呼,就回屋做饭去了。
喇叭里的声音来自千里之外的江苏昆山,杜道平已在那里工作多年。4月中旬开始,他和父亲几乎每天都要这样见上一面,聊聊家常。
远隔千里的父子能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主要得益于今年4月杜岗村启用的融合“数字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的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不论身在何处,点开手机APP,就可以全天候查看自家情况。
云平台启用后,不仅拉近了亲情,也密切了干群关系。设置在杜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的平台监控屏幕里,村里的道路、水塘、村民门前院落等处一目了然,村干部的声音随时可以通过云广播传递到群众耳朵里。
“五一”期间,在广东打工的王威通过手机APP连续三天没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活动,有些担心。于是,他给杜岗村党支部书记邓坤发微信,请邓坤到家里看看父亲。邓坤立即赶到王威家,把他的父亲拉到摄像头下报平安。
杜岗村曾经是后进村,村集体收入仅2万多元。2018年3月,枣阳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检察官吕春武担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
几年来,驻村工作队扎根乡村,心系农民,发展产业,促使杜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杜岗村实现脱贫出列。2020年,全村贫困户彻底清零。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枣阳市人民检察院被评为枣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突出单位。
脱贫目标实现后,如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效提升基层组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农民?今年以来,枣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措施。
今年初,针对杜岗村治安形势复杂的情况,枣阳市人民检察院选准“平安乡村”建设切入点,与中国电信枣阳分公司共同投资11万元,搭建起“数字乡村+平安乡村”云平台。
“数字化监控平台为村里精准开展党务、村务等活动插上了智能化翅膀,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准、便捷、高效。”邓坤说。
“数字乡村+平安乡村”云平台的建成投用,让杜岗村实现了“摄像头+云广播”全覆盖,有助于该村开展政策宣讲、疫情防控、自然灾害预警、防溺水宣传、垃圾治理、秸秆禁烧、殡葬改革等工作。
在线上治理实现智能化的同时,杜岗村还积极开展线下网格化治理。全村7名网格员按照“分格负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形成上下对接互联、信息共建共享、问题共商共决的治理格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构建了乡村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7名网格员开展专项检查4次,组织专题宣传6次,解决群众问题8件。其中,4月以来,通过云平台发现并解决问题3件。
如今的杜岗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平整洁净,村民生活幸福,产业特色鲜明。该村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不断夯实壮大,建成了360亩精养鱼塘,发展生态养鱼,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培育种植大户3户,种植晚秋黄梨75亩,带动村民务工年增收2万元;连续两年在熊集镇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