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鹤峰:养蜂匠酿出“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2/05/25 乡村振兴 浏览:10
湖北省鹤峰县森林覆盖率75.9%,林木绿化率84.5%,是“华中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优质蜜源植物有112科1012种,面积达160万亩。近年来,鹤峰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采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主体参与的方式,为中蜂产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将巨大的生态红利转化成经济红利。
“我们这里蜜源丰富,小蜜蜂可以随处采花。一公斤蜂蜜,蜜蜂要飞行30多万公里,采集100至500万朵花才能酿成。”5月12日,从事养蜂职业30多年的喻明国向记者介绍起中华蜜蜂。
从小,喻明国虽出身农家,但因其父亲养殖蜜蜂,幼时还能吃蜜解馋。在父亲的影响和自身喜爱的双重影响下,喻明国和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蜜蜂不光为人类提供甜食,而且可以给我们的大自然传花授粉,保护我们自然植物的多样化。况且小蜜蜂是个勤劳的昆虫,看到小蜜蜂经常出出进进不辞辛苦,也让自己意识要奋发图强,从贫困的家乡走出去。”喻明国说。
钉蜂箱、收蜂群、分蜂箱……喻明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从零开始。从最初的5群蜂,在一年之内发展到50群。通过自身的勤劳和专心钻研,蜂群不断壮大。2016年,他注册了鹤峰国鑫家庭农场,注册“爱上山崩”商标开始规模化发展中蜂产业。2020年,喻明国的蜂群发展到了1400群,成为当地资深养蜂匠。
为培养能人、壮大产业,鹤峰县创优蜂产业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措施,激活产业发展,采用“协会+企业+合作组织+蜂农”生产模式,让蜂农的自我“造血”功能焕发新活力。探索出了“1528”精准扶贫模式,发放补助资金300多万元,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发展中蜂4.2万群,每户平均增收近1万元,实现了稳定增收。
“‘1528’模式,就是我们给一个蜂农提供5群蜂,种两亩地的蜜源,当年让他达到8000块钱的收入。这个模式效果非常理想,当年的收入远远超过预期。现在,这些人94.5%都还是在从事这个产业的发展,我们还在跟踪服务,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资料乃至疫病防控。”喻明国说。
外出务工多年的鹤峰燕子镇瓦窑村村民喻振文,因要照顾家庭选择回乡。刚回乡发现周边村民都养蜂,他主动找喻明国学起了养蜂。
“我现在一边帮喻总管理基地,自己也同时养了几十桶蜂。一年下来,光蜂蜜给我带来的收益就有6万左右,而且喻总还实行保价收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蜂产业的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喻振文一边管理蜂群一边高兴地说。
目前,鹤峰县蜜蜂养殖10群以上的蜂农有1.2万户,存蜂量达到了6万2千群,群蜂最低可收7.5公斤糖,直接关联的产业产值达3.2亿元,关联产业链的产业产值达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