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孝昌:“石头村”卖风景 面貌焕然一新

新闻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孝昌:“石头村”卖风景 面貌焕然一新

发布时间:2022/05/26 乡村振兴 浏览:7

“游客多了,需求多了,我们供应量也得跟上。”5月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湖北省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时,杨柳叶正在开家庭会,商量再建20亩有机蔬果基地。

80后杨柳叶,经营着村里规模最大的一家农家乐。

她所在的磨山村,是一个以石头闻名的村庄,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

磨山村位于磨山脚下,山上的石头,质地坚硬,耐磨耐用,是制作石磨、石碾、石槽的优质原料。

多年前,穿村而过的京广铁路,将这里生产的石制用品运往全国各地,其中石磨最为走俏。

上世纪90年代,石磨普遍被机械取代,不再吃香。“打”了一辈子石头的磨山村人,只能放下手中的铁锤、铁凿,外出打工。

昔日因石头而火热的磨山村,顿时没了生气,成了“空心村”。

2016年,新村“两委”上任,决心让磨山村重现生机。外出考察过程中,村“两委”看到不少地方的土坯房、旧房子都变成了景点、民宿,生意火爆。

“别人的土坯房都能成景点,我们的石头肯定也可以。”村支部副书记、主任樊连坤说。受到启发,村“两委”决定在石头上做文章。

由于长期采石,村里堆积了不少废石废料。村“两委”发动群众,花10天时间,给村里来了一场大扫除。同时,村民们就地取材,把废弃的石头、石板、石磨等,铺设到家家户户门口,还垒起小巷、院墙,别有风味的“石头村”初现雏形。

2017年,磨山石艺被评定为孝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磨山村被省里列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地。当地政府积极争取资金,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生态”的原则,在村里打造石艺馆、农耕馆、村史馆等。

石头换了一种“卖法”,磨山村面貌焕然一新。樊连坤介绍:“去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每天来村里游玩的有四五千人。”几年来,磨山村先后“搬”回省级绿色示范村、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等荣誉牌匾。

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吸引了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目光,杨柳叶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刚嫁过来时,这还是一个贫困村。”杨柳叶和丈夫一直在外地做餐饮,过年回村看到村里大变样,动了回乡的心思。2021年8月,杨柳叶回到磨山村,租下18间老房子,经营农家乐和民宿。开业不到一年,杨柳叶收入近30万元,还带动10多名村民就业,帮周边农户销售近60万元豆腐、糍粑等农副产品。

大巴一辆接着一辆,游客一拨接着一拨,磨山村热闹起来了。但樊连坤心里并不踏实:人来了,但留不住。“去磨山爬山、参观展馆,顶多半天时间”。

看到短板,村“两委”再发力。樊连坤说,村里正计划建设花卉、蔬果采摘基地,打造糍粑节、瓜果节、腊货节,增加游玩项目,丰富游客体验,争取将半日游、一日游变两日游、多日游。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