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出,1-8月累计交付量达到了272,136辆,蝉联30万以上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第一。 其中,问界新M7系列作为备受...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湖北云梦:再生稻“种”出振兴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5/28 乡村振兴 浏览:164
初夏时分,清爽怡人。行走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义堂镇,乡村田园风光尽显眼前。
在湖北古好石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良田”生产基地,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
一位村民骑着电动三轮车将秧苗从育苗工厂拉到田埂旁,几名村民开始手脚麻利地将一盘盘秧苗整齐摆放在水稻插秧机上。而不远处,另一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机器开过之处,留下一列列整齐的秧苗。放眼望去,水田里铺满了一片新绿。
向绿色种植转型
“这可不是一般的水稻,而是‘再生稻’。去年我们试种的980亩再生稻实现了丰产丰收,近30万公斤‘郧都牌’再生稻米在网上平台销售一空。”义堂镇农技站站长阳贵平乐滋滋地说。
“一台插秧机一天可栽插50亩田,相对于原来的人工作业,时间大大节约。而且插秧机间距、深度有一定的把握,相对于人工也更标准,这样也更利于我们后续的管理。”阳贵平如是说。
为什么选择种植再生稻呢?阳贵平告诉记者,种植再生水稻就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特点是一季稻成熟之后,收取稻穗,留下植株和根系,再进行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第二茬稻子。“3月上旬播种,4月初移栽,8月初收割头茬早稻,11~12月收割第二茬的晚稻。第二茬虽然其产量比头茬略低,但其营养价值却高出许多,米质口感也更好。”阳贵平向记者介绍道,一次播种、两季收成,再生季只需要追肥一次,不施用农药,整个生产季节比传统模式可以减少用药2-3次,减少了面源污染,省肥、省药、省工、省时和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态效益。
这种颠覆传统的“再生稻”,今年在义堂镇实现大规模种植。“今年,公司扩大了种植面积,在义堂流转的5500亩水稻田全部播种‘郧都’再生稻,就这两天全部移栽完毕,按照去年的试种经验,预计两茬可产出水稻600万公斤,实现产值1700万元。”阳贵平对收获季充满信心。
探路“农旅养”融合
湖北古好石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老吾老集团投资兴建,位于云梦县义堂镇郧都村,2021年1月,北京老吾老集团与义堂镇政府签订了“老吾老农旅养融合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招商引资合同,计划投资1.95亿元,打造集农业生产和休闲、采摘、民宿、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去年,为解决农村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务农劳动力严重不足、机插秧育秧难度大、设施育秧一次性投入大等问题,公司采购全自动化机械设备,建成孝感市最大的水稻育秧中心。
现场观看了水稻机插的高效节本,阳贵平提议去公司的桑葚采摘园看看。当下,正值采摘桑葚的黄金时节,步入园内,一颗颗“黑玛瑙”躲在绿油油的桑叶下,十分诱人,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果香,摘下桑葚放进嘴里,手指、嘴唇就被染成了紫黑色。
“我们这个桑葚园占地25亩,作为老吾老农旅养融合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休闲采摘环节,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采摘的乐趣。”阳贵平说,除此之外,公司还兴建了100亩优质太空莲荷花观赏和采摘基地。
往精深加工发展
截至目前,公司现已完工投资项目11个,正在施工即将完工投资项目5个,另外还有2个项目,即“日加工能力200吨的粮食烘干厂与粮食收储仓库建设工程”“日加工能力50吨的大米加工厂与大米存储仓库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
“乡村振兴要靠农业振兴,农业振兴要靠产业振兴。”义堂镇党委书记宋金玲告诉记者,发展再生稻产业,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环境,可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总目标。下一步,该镇还将进一步推动再生稻产业的全程轻简化、普遍化、机械化,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