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一名党员一面旗!湖北黄石“党员尖兵”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6/29 乡村振兴 浏览:15
6月26日,晴热高温。驱车驶入湖北省黄石市陈贵镇华垅村,道路两边的樟树枝繁叶茂,相互拥抱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遮阳蔽日、歇脚纳凉的绿色廊道,让人情不自禁地放缓车速,打开车窗,自由呼吸。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垅村为加快致富步伐,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在党员薛龙惠等人的带领下,通过支部强引领、产业促致富、党员当先锋,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林下产业”发展模式,成了当地有名的花卉苗木种植专业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村逐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富民之路,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700余亩,种植品种由最初的草皮、香樟、桂花发展到茶梅、樱花、红叶石楠等30多个品种,销往黄石、武汉等城市。2019年,华垅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该村已注册各类花卉苗木合作社、公司22家,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的劳动力有1000多人,2021年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达1.6亿元。
一名党员一面旗。乡村振兴的旗帜上,写满了“党员尖兵”的风采。与华垅村一样,该镇王祠村党员王义顺,大力引进柑橘新品种种植,已种植爱媛28、丑八怪、沃柑等10余个品种,栽种柑橘20000余株,带动周边5户发展水果种植面积200亩,年产60万斤,产值约400万元,利润约120万元,逐步把椪柑种植发展成“甜蜜”的富民产业。在实现自身富裕的同时,还带动当地村民、脱贫户约20人就业,人均务工收入达3万元。
南山村王垅庄湾村庄理事会会长、83岁的老党员王隆其,带领理事会成员包片包干包户,上门宣传教育,每季度对各家各户村民卫生清洁和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汇总,推选“清洁户”和“不清洁户”,并民主推荐“清洁户”参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比,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不断提升,村庄由昔日“脏乱差”变得如今“洁净美”。在此引领下,南山村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涌现出了翁家山湾、季公桥湾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南山村被评为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先进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陈贵村陈贵湾党员、“中国好人”陈彦珍,80多岁高龄仍初心不改,捐资200万元成立“大冶市陈彦珍助学基金会”,近年累计救助学生738人,救助金额达77余万元。此外,他还投入860万元建成慈善大楼,出租所得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不久前,他还立下遗嘱,要求子孙在他百年之后坚持助学,让慈善助学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如今,以陈彦珍为代表的文明之花纷纷绽放,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大冶楷模(好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的关键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陈贵镇党委副书记陈志鹏表示,在陈贵,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在乡村产业、人居环境、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下一步,该镇将大力选树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号召更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那一束束光去照亮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