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老河口:这里有个作家村
发布时间:2022/07/12 乡村振兴 浏览:107
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孟楼镇李河村,流传着古老的故事,明末清初,始迁祖李蛟带家人逃难到李河,秉承“耕读传家”的祖训,教育后人要“日出而作,日落而读”,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书香门第”;如今,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优秀古风,以“书香李河作家村”为主题,以老河口籍著名诗人、词作家光未然为核心,打造了“李河作家巷”。著名作家徐贵祥、王跃文、阿成、朱小平、王剑冰、龙一等曾到此流连,提笔留墨“伯阳遗风耕读追远”“伯阳书院耕读传家”。
近日,记者探访正在打造湖北省第一个村级作家村的李河村,走过牌坊、耳湖、作家巷、书院、酒厂,听村里老人、致富能人讲述李河故事。
耕读传家是祖训
入村的乡镇公路旁,栽种着木子树。村民告诉记者,木子就是“李”。在李河村,种得最多的树就是李树。
村口牌坊匾额上镌刻“经传道德”四个字,两边写着“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战则胜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据介绍,李河这个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李氏的始迁祖李蛟,在明末清初,为了生计,带着家人来到这里的一条小河边,见流水潺潺、土地肥沃,就落户居住,这条无名的小河就有了名字——李家河。
进村要路过一座石桥,石桥下是一条小河流,这就是李家河。过去,这里有通往河南的官道。前些年,村里筹资恢复了河上的石板桥,让村民们出门便捷舒畅。同时,在下游筑了拦水坝,聚起一个小湖,人们以老子李耳的名字,为其命名“耳湖”,又借以形容其形状,如耳朵一般的模样。围绕耳湖,村里借势打造了一个“耳湖公园”。公园建设理念取自老子的“道法自然”,低处挖池,高处植树,土坡上种花,满坡花草一簇一簇的,把耳湖打扮得楚楚动人。
从李蛟带家人落户以来,耕读传家就成为李氏后人的追求。村里有祖训:“惟读书可以使人敬,惟至诚可以使人感,惟耕田可以不求人。”耕田成为本分,读书成为追求。
77岁的村民李春辉讲起了自己的家事,自豪地说:“我爷爷那一辈,弟兄三个,爷爷是四先生,三爷是六先生,大爷是二先生。我祖上三辈都是教书的,‘老祖爷’当年教出来的学生,许多都考取了功名,学生们回老家探望老师,官帽都能摆两方桌。”
“村里有几位颇有声望的先生,有一位先生家里藏书很多,从地上可以堆到房顶。”另一位村里的老者说,上世纪50年代他曾亲眼看到。
村民们常自豪地谈起这些与读书有关的事儿,勉励后代好好读书。
新农村建设需传承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优秀古风?该村策划了“书香李河作家村”的主题,以老河口籍著名诗人、词作家光未然为核心,打造了“李河作家巷”。“李河作家巷”由四条巷子组成,即酂阳作家巷(老河口市作家)、襄阳作家巷(襄阳市作家)、荆楚作家巷(湖北省作家)、华夏作家巷(国家级作家),同时制作、立挂路牌。四条作家巷以每位作家“一像、一书、一名言”来体现,努力起到“读书育人”的作用,教育李河后人“耕读传家,世代书香”。
村里还新建了伯阳书院,伯阳书院的正厅前,挂着一副楹联,上联是:一物不知以为深耻;下联是: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这就是李河人求知求是的自我鞭策。现在,孟楼镇党委、政府重视少年儿童的培养,不仅把伯阳书院办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还与襄阳主持人协会初步达成协议,将把伯阳书院建成“小小主持人”培训基地,打造“李河读书郎小小主持人”文化品牌。书院两侧的厢房,则布置为“李河村史馆”,让子孙后代学习先辈们精神,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奋力拼搏。
李春平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个体老板,他先后做过个体商贩,涉及汽车销售、维修、建筑等行业,创业成功后,不忘家乡,积极投身“书香李河作家村”建设。2019年,他接手原李河人民公社建筑,投资几十万元将破烂不堪的原人民公社建筑翻修一新,并设有图书馆,分别用于展出全国知名作家和老河口本地作家的书籍。
浸润着浪漫文艺气息的作家巷,展示耕读传统的伯阳书院,重新利用起来的原人民公社建筑,都成了书香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激发乡村新活力
据李河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利介绍,近年来,该村深度挖掘书香文化,以将李河村打造成全省第一个“作家村”为目标,修建古朴围墙、耳湖小径、文化广场,打造自然生态景观。同时,还不断挖掘历史人文价值,打造和还原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民公社”和“伯阳书院”项目,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
“现在村里建群众文化广场的地方,过去是个臭水坑,村与村交界地带以往全部是‘断头路’,入村的停车场原来是一片废弃的荒地……”李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徐永忠说,如今,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路通了,村庄绿化亮化了,产业得到发展,村民有了公共活动场所,特别是停车场的建成,为游客来这里休闲体验提供了便利。
“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逐渐激发出乡村新活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游客数量正逐渐增长,‘美丽效应’正逐步显现。”李河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利说,周边游客或跟随旅游公司的团队,或自助组团,常常来这里游玩探访。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2021年,李春平投建李河大曲酒厂,打造白酒类生产项目,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酒厂旁有几棵李树,树边的石头上刻了几个字——“掩卷尝酒”。“读书写作疲倦了,合上书本,像李白那样,做一回‘酒中仙’吧,李河大曲还是很诱人的。”李春平说,酒厂正式投产后,一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收入,可为村里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如今,李河村的耕读文化有传承,事业兴旺,美好生活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