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阳新县沙村村:稻虾养殖“跑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8/16 乡村振兴 浏览:12
夏日清晨,天空微亮,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沙村村知名的“稻虾大户”汪水高就来到自己的稻虾养殖基地,查看小龙虾在农田里的生长情况。
汪水高是村里第一个稻虾养殖户,2016年开始从事稻虾养殖,现在已将规模扩大到了460多亩。
稻虾养殖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虾可将杂草、水生生物、蚊蝇等吃掉。同时,虾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增加田水溶氧量,其粪便还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两者之间互依互补,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绿色种养模式。
“早些年,我干过零工、跑过运输、进过工厂,工作一直不稳定,日子一直不太好。”汪水高回忆说,直到2016年一次回乡,看到村里有闲置的农田,他意识到这就是一直想找的创业机会。
在与村委会充分沟通后,汪水高立即成立了阳新县民益生态种养殖合作社。闲置的农田不成片、数量少,其他的都是农户自己种植的农田,如何让农户流转手中的农田成了一个难题。
汪水高硬着头皮主动上门做工作,最终凭着不畏难、不放弃的精神,从农户手中成功流转了200余亩的农田,开启了他的“稻虾养殖”生涯。技术成熟后,汪水高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200多亩的面积。
“现在一亩田能产稻谷1200斤,外加亩产150斤左右的小龙虾,每亩产值已经接近3000元。”汪水高介绍,去年,稻虾养殖基地的小龙虾产量6万多斤,稻谷40多万斤,总产值已经达到110余万元。
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汪水高也不忘带动周边群众,优先聘请村里的贫困户务工,2019年带动5户脱贫户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以前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靠我一个人平时打点零工。自从我和爱人来到汪老板这里后,既能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有工资可以按时领,我们现在非常满足。”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汪孝文很是感激。
通过近几年示范养殖,该合作社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在汪水高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汪元正和王贤胜等人也陆续走上了“稻虾养殖”的致富路。
近年来,沙村村充分利用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发展稻虾养殖,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推动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下一步,该村将依托中沟大渠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让“稻虾养殖”成为沙村村一张闪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