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恩施州最偏远乡镇“不差钱” 巴东县金果坪盘活 “三资”有妙招

新闻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价齐飞成绩单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湖北恩施州最偏远乡镇“不差钱” 巴东县金果坪盘活 “三资”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2/11/01 乡村振兴 浏览:182

“能不能给每个组都装上路灯?”“公路边最好买点花草种种。”10月25日晚,湖北恩施巴东县金果坪乡沙岭村30多位村民商讨人居环境改造,列出8项、总计近10万元需要村集体开支的内容。村党支部书记胡祥锋翻了翻村集体经济收支账本,十分“爽快”:“全部落实!”账本上,赫然写着:余额80多万元。

眼下,金果坪乡正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各村纷纷“慷慨解囊”。而在2018年以前,各村可谓“囊中羞涩”,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

金果坪乡距离恩施州城和巴东县城均约160公里,是恩施州最偏远的乡镇,也曾是深度贫困乡。今年10月,乡财政所统计,该乡不仅化解了231.75万元的村级债务,还累计结余村集体经济收入600多万元。2021年,全乡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和超过500万元,村均20万元以上,最高达80万元。

蝶变从何而来?金果坪乡党委书记卢宗旺脱口而出:“精准扶贫!”

这期间,恩施州出台政策,允许村集体经营公司承接小型工程项目(100万元以内)。金果坪乡抢抓机遇,成立14个村集体经营公司承接工程,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破零”。随后,各村又盘活资金、资产、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形成“一村一业”。例如,沙岭村在省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上竞拍130亩闲置土地的经营权,不仅获得24万元租金,还带动村民发展白柚1500多亩,亩产增收1万余元。

“发展最终是为了惠及民生。”卢宗旺介绍,各村增加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发展主导产业、救助困难家庭等,这些年,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幅增强。今年,14个村联合成立了金果坪乡股份经济合作总社,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再创新高。

省乡村振兴局局长蒋星华表示,短短5年,大山深处的金果坪乡从村集体负债累累到结余数百万元,实现了均衡、跳跃式发展,实属不易,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生动案例。

链接>>

金果坪盘活“三资”有妙招

2021年,巴东县金果坪乡实现村经营性收入246万元,约占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的一半。其中,建设小型项目获利110万元,租赁、入股分红等收益136万元。

“通过盘活‘三资’,我们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增长的路径。”金果坪乡党委书记卢宗旺说。

竞拍出乎意料

12年撂荒地成“金饽饽”

群山环抱,层林叠翠,清江支流龙王河绕金果坪乡沙岭村淌过。山坡上的柚子园里,一个个白柚如繁星点点。

“第一批柚子要上市了。”村党支部书记胡祥锋说,这片占地130亩的柚子园曾是一块12年的撂荒地,现在却为村集体收入增长打开局面。

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8万元,全部来自清江移民的公益林补贴。当年,该村成立经营公司,承接了一些小型工程项目,获得了一些收入。随着项目减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乏力。

如何开辟新渠道?有村民提议,尝试将这块地对外出租。

“撂荒地有人要吗?”大家心存疑虑。

“试一试吧!”有人鼓劲。一番商量后,村里将这块地的经营权挂在省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上竞拍,起步价5万元,期限8年。

结果出乎意料,8家市场主体经过13轮竞拍,巴东县龙王河白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24万元的价格,拿到了经营权。

撂荒地竞拍的故事传遍全乡,各村纷纷效仿。全乡共计清理闲置地3500亩,目前已竞拍1200亩,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110多万元。

既当“房东”,又当“股东”

各村收租分红百余万元

10月24日,在江家村与金果坪村交界处的一片茶园里,30多名农民正对茶树进行冬管。

该片茶园共600亩,为江家村、金果坪村共有。2019年,乡政府投入易迁配套资金130万元,巴东县京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近百万元,从128户村民手中流转这片土地栽种茶苗,双方共同支付前3年的土地流转、农民务工、茶苗采购管护等费用,从第4年开始(茶叶生长周期为3年),村民、乡股份经济合作总社和企业按3∶3∶4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

“受高温干旱和疫情影响,今年茶园收益只有42万元,虽不及预期,但村民和乡合作总社仍各获得12万元分红,企业也获利18万元。”京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覃新华介绍。

江家村拥有贺龙旧居、红三军烈士陵园等10多处红色革命遗址,该村利用50万元党费和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10栋民宿,发展红色游、乡村游,村集体经济增收10.5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农户增收150万元。

大房坪村利用50万元党费,新建一个2400平方米的猪场出租,每年租金5万元;连天村将一所闲置的校舍改造成茶叶加工厂,租给一家武汉企业,每年收租金7.2万元……

2019年以来,金果坪乡利用各类资金、8处闲置资产,以租赁、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年均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市场主体激发活力

全乡形成“一村一业”格局

10月27日一大早,沙岭村11组村民李德成来到田间采摘柚子。

“总共种了20亩,今年有12亩挂果,按每斤3元-3.5元行情,至少能卖7万多元。”李德成笑着说。

3年前,因不懂技术,李德成只种了2亩柚子,大部分时间在集镇打零工。2019年,龙王河白柚合作社来村后,免费教大家种植技术,他第一个报名,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到20亩。

胡祥锋介绍,以前,村民主要种植土豆、玉米等作物,收入较低。2019年,该村通过竞拍撂荒地,引进了两家市场主体,带动全村发展白柚1500亩、茶叶1800亩,预计今年可增收3000多万元。

“壮大一村集体经济,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卢宗旺说,3年来,该乡通过土地竞拍、租赁等多种形式引进市场主体18家,带动村民们种植茶叶、柚子、柑橘、中药材等3万余亩,形成了“一村一业”格局。全乡36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年均收入达3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们共享红利。各村纷纷维修道路,安装路灯,新建文化广场,救助困难家庭等。三年来,仅沙岭村用于公益性事业的支出就达41万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