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谷城:扮靓美丽家园 打造幸福之地
发布时间:2021/07/22 商业 浏览:18
改善基础设施,扮靓美丽家园,发展绿色产业。2021年以来,湖北谷城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发展产业为着力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脱贫摘帽后的谷城在全县60万人民的接续奋斗中,已然成为一个风景秀丽、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地。
仲夏7月,阳光火辣辣地照耀着谷城的山乡田园。在紫金镇花园村,通过对村庄环境整治,房屋立面改造,小三园的建设,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幅整洁亮丽、草绿花红的美丽乡村风景画。紫金镇花园村一组的村民宋海燕,把家里的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进门口的垃圾桶里,又顺手从家门口的小菜园里摘了几个新鲜辣椒,笑容在她年轻的面庞春风般荡漾。
紫金镇花园村1组村民宋海燕说:“我们按照保洁人员教的方法,把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类别放到垃圾桶,我们村民每个月只用交5块钱,村民与保洁人员共同参与,现在我们花园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了。”
作为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花园村从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治理着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颜值又有新提升。
紫金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钟吉波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近50万元,购置垃圾钩臂车1辆、垃圾分类回收电瓶车1辆、垃圾分类亭3个,采用“四类直分去桶法”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垃圾分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今年以来,谷城县在发展绿色产业上下了真功夫,按照“无产业不振兴”的定位,构建的“精品农业、精致农村、精彩农民”的特色“三农”品牌,扎实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温饱农业向效益农业、单一功能性农业向复合功能型农业转型。
这里是石花镇席垭村的中国有机谷食用菌基地,工人们工人正在补苗、除草。2015年,席垭村成功引进金盆岭菌业公司,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目前种植已达到200余亩,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也实现大幅上升。
石花镇席垭村党支部书记杜如明说:“一方面带动村里老百姓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带动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近百户农户增收。”
如何把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两年,谷城县依托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已成功转化成“生态经济”。突出强项、做出特色,建茶园、养稻虾、种药材,打造“康养田园”综合体、田园风光综合体,“生态资源”已成功转化成“生态经济”。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农家乐里吃的蔬菜全是绿色的,带动这十几家村民地里有种菜的、粮食的、大米的、小菜的、野菜的。”城关镇老君山村村民王芳表示。
突出强项、做出特色,谷城通过建茶园、养虾稻、种药材,打造“康养田园”综合体、田园风光综合体,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