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南漳:绿色发展 黄土地变成“金土地”
发布时间:2021/07/22 商业 浏览:17
南漳,因境内之南的漳河水纵贯全县而得名,这里“八山半水分半田”,是一个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典型山区县。从看天吃饭、在贫瘠土地上耕种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发展有机产业,成为“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它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机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
上泉坪村位于东巩镇的一个小盆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被人称为“荆山小桃源”。凭借独有的清澈冰凉山泉水孕育的灵气,这里谷物生长周期长,大米粒粒晶莹剔透、清香扑鼻,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看中了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温暖湿润的气候,2015年赵青开始按照有机标准在这里种植有机水稻。
“经过六年的发展,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大米全产业链模式。并先后取得了有机种植认证和有机加工认证。”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说。
因为绿色生态,美味可口,南漳寨子米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消费者青睐。当前,合作社规模经营总面积2500亩。通过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大米价格得到提升,先后带动5000多亩土地、800多户农民就业创业,固定带动贫困户30多户,每户年收入增加了两万多元。
目前,南漳县的有机产业链条延伸到了种苗繁育、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研发、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产业种类覆盖粮油、茶饮、菌耳、果蔬、特色养殖、淡水养殖、道地药材等八大有机产业。截至去年底,南漳县有机和有机转换认证证书87张,有机基地11.5万亩,产品种类32种,产值5亿元。
田间地头,农事催人忙,农田建设热火朝天。在南漳县九集镇曾家畈村,工人们正在加快修建排水渠,让昔日的土渠变成了光面渠,土路变成了机耕作业道。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好了可以服务我们村1200亩农田灌溉和700亩集体果园产业。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南漳县九集镇曾家畈村财经委员周维说。
过去五年,南漳县共投入建设资金8.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5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机作业条件,改良了土壤结构,保障了农田供水量,平整了农田田块,达到了“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树成行”的效果,平均节约用水20%以上,平均亩产增长200斤以上,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粮食丰收提供稳定支撑。
要实现乡村振兴,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关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坚持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山优质自然资源禀赋的南漳,正在挖掘“金土地”的造血功能,彰显特色产业的内在价值。
南漳肖堰镇周湾村是出了名的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走进茶园,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翠绿的茶山碧波起伏。以茶产业发展为主线,周湾村现有茶园面积11000亩,茶叶生产及加工企业11家。通过“公司+基地+村民”、“合作社+基地+村民”的合作方式,采取土地流转、茶园务工和采摘鲜叶,仅茶产业一项就能让当地村民人均年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
香榧,别名中国榧,是名贵的经济作物。2015年,致富带头人陶军投资1500万回乡发展有机香榧产业,打造“鄂西北香榧第一村”。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香榧5万株、培育香榧苗30万株。目前,能带动村里近100户农户务工就业,每年每户增加收入过万元。
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周湾村不断延伸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香妃榧瓜果产业等,带动周边农户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集体增收近20万元。
“我们力争三年内形成连片茶香、沿路花香、山边果香和大棚菌香的‘四香周湾’产业布局。”南漳县肖堰镇周湾村干部陈彦均说。
近年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南漳县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县“二品一标”有效认证126张。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桑园、山茱萸、中药材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休闲农业接待旅客30万人,产值超过1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藏粮于技’,调优产业结构,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叫响‘生态南漳有机厨房’品牌,以有机产业引领农业现代化转型,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专业化人才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有机产业示范县’目标。让八百里金南漳这块‘金土地’,农业底盘坚实有力,有机产业成势见效,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太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