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湖北南漳:绿色发展 黄土地变成“金土地”

新闻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价齐飞成绩单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湖北南漳:绿色发展 黄土地变成“金土地”

发布时间:2021/07/22 商业 浏览:129

南漳,因境内之南的漳河水纵贯全县而得名,这里“八山半水分半田”,是一个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典型山区县。从看天吃饭、在贫瘠土地上耕种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发展有机产业,成为“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它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机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
上泉坪村位于东巩镇的一个小盆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被人称为“荆山小桃源”。凭借独有的清澈冰凉山泉水孕育的灵气,这里谷物生长周期长,大米粒粒晶莹剔透、清香扑鼻,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看中了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温暖湿润的气候,2015年赵青开始按照有机标准在这里种植有机水稻。
“经过六年的发展,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大米全产业链模式。并先后取得了有机种植认证和有机加工认证。”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说。
因为绿色生态,美味可口,南漳寨子米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消费者青睐。当前,合作社规模经营总面积2500亩。通过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大米价格得到提升,先后带动5000多亩土地、800多户农民就业创业,固定带动贫困户30多户,每户年收入增加了两万多元。
目前,南漳县的有机产业链条延伸到了种苗繁育、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研发、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产业种类覆盖粮油、茶饮、菌耳、果蔬、特色养殖、淡水养殖、道地药材等八大有机产业。截至去年底,南漳县有机和有机转换认证证书87张,有机基地11.5万亩,产品种类32种,产值5亿元。
田间地头,农事催人忙,农田建设热火朝天。在南漳县九集镇曾家畈村,工人们正在加快修建排水渠,让昔日的土渠变成了光面渠,土路变成了机耕作业道。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好了可以服务我们村1200亩农田灌溉和700亩集体果园产业。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南漳县九集镇曾家畈村财经委员周维说。
过去五年,南漳县共投入建设资金8.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5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机作业条件,改良了土壤结构,保障了农田供水量,平整了农田田块,达到了“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树成行”的效果,平均节约用水20%以上,平均亩产增长200斤以上,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粮食丰收提供稳定支撑。
要实现乡村振兴,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关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坚持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山优质自然资源禀赋的南漳,正在挖掘“金土地”的造血功能,彰显特色产业的内在价值。
南漳肖堰镇周湾村是出了名的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走进茶园,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翠绿的茶山碧波起伏。以茶产业发展为主线,周湾村现有茶园面积11000亩,茶叶生产及加工企业11家。通过“公司+基地+村民”、“合作社+基地+村民”的合作方式,采取土地流转、茶园务工和采摘鲜叶,仅茶产业一项就能让当地村民人均年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
香榧,别名中国榧,是名贵的经济作物。2015年,致富带头人陶军投资1500万回乡发展有机香榧产业,打造“鄂西北香榧第一村”。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香榧5万株、培育香榧苗30万株。目前,能带动村里近100户农户务工就业,每年每户增加收入过万元。
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周湾村不断延伸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香妃榧瓜果产业等,带动周边农户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集体增收近20万元。
“我们力争三年内形成连片茶香、沿路花香、山边果香和大棚菌香的‘四香周湾’产业布局。”南漳县肖堰镇周湾村干部陈彦均说。
近年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南漳县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县“二品一标”有效认证126张。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桑园、山茱萸、中药材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休闲农业接待旅客30万人,产值超过1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藏粮于技’,调优产业结构,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叫响‘生态南漳有机厨房’品牌,以有机产业引领农业现代化转型,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专业化人才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有机产业示范县’目标。让八百里金南漳这块‘金土地’,农业底盘坚实有力,有机产业成势见效,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太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