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湖北京山张家岭村:订单农业“定制”劳有所获欢喜剧
发布时间:2022/06/13 乡村振兴 浏览:28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忙月的湖北省京山市永漋镇张家岭村“尘土飞扬”,却并不恼人。
外地牌照挂车、本地小货车,还有各式农机,把平日里冷清的村道挤得好不热闹。扑鼻而来的土腥味,因为混合着土豆的清香,让人心甘情愿忍受这“灰头土脸”。
乐之所在,劳有所获。
脚下的6亩地,村民张传斌以6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给张家岭村供销合作社,并享受优先务工“福利”。这几日,老两口在家排了个班,照顾孙子和社里干活轮番来。
今天,月枝大姐和她的两个伙伴成为“明星”。三人组团日结工资677元,位列工资表榜首。“捡一袋1.6元,多劳多得,中午还包饭。”边说着话,手里的活还不停。
开“起土豆机”的王勤兵,日工资250元,比月枝大姐略高。田东头开到田西头,路过之处,藏在泥里的土豆就被筛了出来,着实让我这个不懂农事的“小白”长了见识。
负责捡拾的村民只需挑出巴掌大的装袋即可。这批“大西洋土豆”早早就跟百事和上好佳等薯片生产企业签了订单。“只管收,不愁销。”村支书张明举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一顶翘边的草帽,一件粘泥的T恤,一眼就辨出装袋土豆的品质。
等在路旁的丁喜生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参与这场土豆收获“接力赛”。从地里到仓库,1公里的距离,每车150元。今天他跑了7趟。
听着“突突突”的背景乐,我们步行到仓库凑凑热闹。先到的丁喜军在装货处排队,工人们忙着给一辆“赣C”牌照的挂车上货。“像这样的大货车每天发6车,大约出200吨,1500亩订单土豆要忙活一个月。”张明举说。
“土豆收完三天内种下黄豆,黄豆收获后即种梅干菜。”或许是不断档的耕耘收获增添了底气,张明举的语气平和而淡定。
距离梅干菜收获还有4个多月,2000亩收购订单已签好在手。田间直发广州,合作企业按价全收,每亩收益4000元。
张家岭的土地适宜种植蔬菜,建冷库,成规模,打品牌,这些年红红火火闯荡全国市场。
“出库时间、建棚坡度、休田选品……个中门道只有泥土里摸爬才知。”原来种辣椒的大棚被张明举改种西瓜,边介绍边俯身掐掉无用藤蔓,俨然实践出师的“土专家”。
种菜薹,是张家岭村家家户户的“副业”。冷库保证品质,为订单“保值”;订单畅通销路,让合作社“无忧”,合作社保底收购,给村民“壮胆”。
希望的田野,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