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湖北五峰栗子坪村:勤扫地修村志 以文化人
发布时间:2022/06/14 乡村振兴 浏览:20
山水形胜,民俗独特,传说动人,深山里的村落,或有其一二,或兼而有之,这正是开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
武陵山深处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栗子坪村,是旅游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全村土家族村民占98%,300户左右人家,至今完好保存着173栋土家族木板房。这里,森林覆盖率近九成。住民居,看山水,吃土菜,40多户农家乐让人流连忘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深入栗子坪村民家中走访观察,与两任村支书和多位村民细细交谈,感受这个山村的与众不同。
140把扫帚发下去,远不止清洁了家园
因穿村的省道提升为国道,2010年,栗子坪村在乡村旅游方面已有所起步。游客来了,带来一些外面的信息,有的客人讲,哪里的道路可以席地而坐,哪里玩几天鞋子都不用擦。时任村支书何克廷听在耳里,记在心中,眼睛一扫就比较出了本村与外地的差距:自然风光很不错,屋里头也还可以,但房前屋后脏乱差——猪子鸡子满地跑,酒瓶子随手扔,塑料袋子任风吹。
山里人家,男主外女主内,要搞好清洁,得把妇女动员起来。2015年“三八”节,何克廷主持召开全村妇女大会,会前买了100把扫帚,准备发给大家做动员之用。不想,有140名妇女到会,村里次日赶紧买了40把扫帚补发。年终挨家挨户检查,评出了80多户清洁家园,授匾表彰。到今天,还可看到有的人家外墙上,蓝色门牌旁边,有一块略小于杂志封面的红色“清洁家园”牌匾。
有的党员户没有评上清洁家园,何克廷又想了一招,请人把全村所有党员的房前屋后拍成录像,在党员大会上完整播放。何克廷会上讲,今天请大家看录像,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自己看自己想,“都是党员,又是乡亲,一比较高下立现,脸上挂不住啊!脏乱差的党员家里没几天就变了样。”
这场有声有色的清洁家园行动感染了所有村民,从勤扫地还延伸到倡导各家各户种花种草,有条件的木板屋家庭按规范改造成农家乐,以及村里自创的农家乐接待口诀,如:
三个一:(客人来了)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好话;
三看一摸:(经得起客人)看清洁卫生,看厨房,看卫生间,摸桌子(不能有油垢)。
2016年,村民代表大会大幅度补充完善了多年前的文明公约,304位当家人签字认可。其中一些条款,就是清洁家园行动的条款化。如:房前种花不低于三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坚持勤洗衣被、勤晒被子,勤换洗脸巾和洗澡巾,要有洗漱用具。有一些条款,则上升到了文化保护的高度:保护传统村落,保持村内沟、路原状,不填堰塘和老水井;保护传统的古建民居木板屋;保护各种古树及稀有的植物;严禁乱采药材、花草、石头,严禁乱挖树蔸、土壤,严禁乱砍林木、杂竹。
一本村志编起来,不仅仅记录了历史
问声歌师几多歌,
山歌硬比牛毛多,
唱了三年六个月,
歌师喉咙都唱破,
才唱一个牛耳朵。
此为“五句词”,类似的情歌、山歌、采茶歌,共收录250多首,都是栗子坪的村民演唱后记录下来的。
铁匠、篾匠、木匠、棕匠、漆匠、榨匠、弹匠、阉猪佬、瓦匠、石匠、杀猪佬,各行各业后面,列有一排人名,共80多人,均是栗子坪能工巧匠。
翻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本村乡贤王勋尧老先生主编的近30万字的《栗子坪村志》,如同徜徉在栗子坪的山水间,和村民拉着家常讲着过去。山、峰、坪、岭、寨、坡、埫,各不相同,各有传说。全村70多个姓氏中,有一半姓氏延续着十代到几十代的谱序。
村落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变迁、基础设施、农村经济、乡村旅游、村级组织、教育、医疗卫生、村民生活、方言艺文、人物等十二个方面的记述,足足一部栗子坪的百科全书。
编撰者述,两拟纲目,三易其稿,历时三年,辛勤采集,大小座谈会开了80多场,对上了年纪了解村史的老人一访再访。以时为经,横排竖写,除传说与故事外,有精准时间的人事物跨度为67年。
“这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信物,也是远方客人深入了解栗子坪的纸面博物馆。”现任村支书冯美锋介绍,作为五峰的第一本村志,其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各方好评。几百首(个)山民歌、民间传说、地理故事的传唱者讲述者,不少已经作古,村志编写也是一次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不少村民读了村志,增强了作为栗子坪村民的自豪感。
有着浓郁土家族生活气息的村歌《欢迎你来栗子坪》,也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村歌。
昨天的历史,今天的创造,积淀下来便是文化。行走在栗子坪村,看不到大拆大建,也没有阵阵喧嚣。村民与游人,山水与家园,都自然安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