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潜江王拐村: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 乡村振兴奏强音
发布时间:2022/09/20 乡村振兴 浏览:12
9月10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王拐村的竹瑞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将育苗盘放在营养水槽里浸水,田间一片蔬菜播种育苗的景象,一个个黑色遮阳网成为田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目前正是甘蓝、白菜育苗时期,前几天培育的种子已经发芽了,再过些天等苗大了就可以移栽田间了。”合作社理事长陈时军向记者介绍。
王拐村地处潜江、天门交界处,紧临汉江,拥有着大片滩田。肥沃的沙壤土质、平坦的地势、良好的气候,使该村种植蔬菜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今年59岁的陈时军与蔬菜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拥有着过硬的蔬菜种植技术,他家的收入却一直不如人意,家庭经济也不宽裕。
“可能是我有点保守,总在那里‘小打小闹’,何不扩大规模搏一把?”思路一转天地宽,2016年,在当地村“两委”的帮助扶持下,陈时军拿出几十年来的积蓄成立陈时军蔬菜种植园,在王拐村规模化经营蔬菜种植、销售。头脑灵活的他,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种植白菜、甘蓝、萝卜、土豆等露天蔬菜,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凭着多年的种植销售经验,短短6年时间,陈时军赚得盆满钵满。
“我的种植园从刚开始的五六十亩地,到现在已经扩展到四五百亩地。”陈时军说。
今年,他又投资了300万元成立了潜江市竹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流转了临近村康岭村400亩土地,建起蔬菜种植基地,在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带动村民们致富。
“我今年都超过60岁了,年龄大了不方便外出务工,合作社成立后,我和村里一些村民都在这里务工,每天能有100多元收入。”村民张休凤高兴地说。
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要求,近年来,王拐村积极引导村民开展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蔬菜种植产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鼓励、支持村民种植特色蔬菜,大力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解决蔬菜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村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