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湖北麻城:致富“薯”光照进鱼面小镇
发布时间:2022/09/02 美食 浏览:133
初秋,走进湖北麻城市夫子河镇,连片红薯地里,红润饱满的红薯好似红鲤鱼,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薯,是省农科院专家选出的新品种,用来加工鱼面,可棒了!”村民付炳全言语中带着期待。
“人生似水清而亮,鱼面犹丝细又长。”说的是麻城市夫子河镇农户传统手工制面——夫子河鱼面。夫子河鱼面有千年历史,以鲜鱼、苕粉、食盐为主要原料,口感滑嫩,是大别山地区风味名菜,2014年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愁卖。”目前,全镇有200多家农户常年制作鱼面,年产鱼面125万余公斤,产值近亿元。
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例如,红薯种植规模较为分散,鱼面加工方式以家庭作坊为主,鱼面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处理也不规范。解决原料问题是当务之急。
当地迅速对接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杨新笋团队。团队调研发现,目前,当地多年种植的红薯品种已出现退化,产量低,淀粉含量也不高。“适合做鱼面的红薯品种最好是粉薯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杨新笋介绍,根据筛选比较试验,他们最终选择鄂薯15号、鄂薯17号两个新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过去,当地薯农管理较为粗放,望天收现象普遍。结合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团队在当地建立300亩示范基地,示范甘薯“肥水一体化”“一年两收”等高效种植技术,红薯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农户种植红薯积极性显著高涨。夫子河镇很快引进戴氏鱼面有限公司、湖北读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麻城市蔡氏仁膳食品有限公司、深圳佳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从事红薯种植和深加工,现已形成5大红薯种植基地,2家加工龙头企业,60余家专业合作社。
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从大到强,路该怎么走?杨新笋团队还与该院农经所雷剑团队联合在夫子河镇联合开展鱼面产业调研,提出产业发展规划。8月14日,在他们的促成下,夫子河镇举办红薯产业座谈会,邀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社科院等单位、机构专家建言献策。
“真是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麻城市副市长吴静介绍,下一步,该市将支持夫子河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制订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争创全国鱼面之乡,规划到2025年,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提高至5亿元,推动红薯科研、教学、育苗、种植、藤茎叶利用、淀粉加工、鱼面加工、废料利用等全产业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